壯悔堂是明末清初商丘四大家侯府主人公侯恂的公子侯方域故居、也是其幼年讀書的地方,壯悔堂之所以叫壯悔堂,是因為侯方域人到中青年時的35歲回到家鄉以后,回想起自己數年的坎坷遭遇,除詩文以外,幾乎一無所成,不由悔恨交加,就獨辟一室為壯悔堂,決心悔過自新,重新做人,在文學上做出一番事業。從此,埋頭著書立傳,給后人留下了《壯悔堂文集》、《四憶堂詩集》兩部散文名著。至于侯方域的仕途坎坷,至于他和一代名妓李香君在壯悔堂發生的纏綿愛情因為很多同學尤其是天意使然已經寫的很多了,我就不在這里多浪費筆墨了,我只是想對這個壯悔堂本身談談自己想法。
顧名思義,壯悔堂名字的由來就是壯年開始后悔了,侯方域出身在名門望族侯氏家族,這個家族來歷不小是一個出產進士的家族,侯方域的曾祖父時代沒做到什么大官,他祖父時代開始在明朝發跡,起祖父侯執蒲與哥哥侯執躬在萬歷年間先后舉為進士。資料記載“侯執躬曾任湖廣參政,四川布正使,光祿寺卿。侯執蒲做到監察御史,太常寺卿”。在壯悔堂對面的“侯府”,我們看到了侯氏家族的輝煌歷史,更令侯府榮耀的是侯方域的父親侯恂和弟弟侯恪同登進士榜,像這樣兄弟同榜高中的事情即使在明清的科舉史上也并不多見,其父親侯恂任監察御史,不久又任兵部侍郎,后又任戶部尚書。侯氏兄弟不僅官位顯赫,而且各具文采,具以詩文聞名朝野,我們可以想見當時侯府是多么的榮耀與顯赫,足夠稱得上商丘的名門望族了。
在壯悔堂,至今你還能感覺到侯門的顯赫身世,壯悔堂和門對面的是侯府房屋從外表看差不多的,都是青磚砌的四合院,但進去就發現壯悔堂是二層樓結構,而侯府是單層平房,而且我發現和安徽淮北亳州等地的建筑相似,商丘古建筑也是屋脊上有形態各異的動物雕刻做壓頂,室內一概木頭的圓梁圓柱,浮雕龍鳳,顯現著清朝初年的建筑工匠的高超手藝。樓上有三間房子是當年李香君住的,現在放著蠟人像作才子佳人狀,仿佛侯方域在寫《壯悔堂文集》似的,你會感到他那種放蕩不羈的才華如潮水般的奔涌,你會感嘆其超人的才華,侯方域是少數幾個清初的散文大家,侯方域的一生有著雙重性,造成人格的雙重性,他出生在一個地位顯赫的望族之家,可是他終生未得一階官員做做;他的文章道路也布滿荊棘,他自幼聰明絕頂,才華橫溢,文章可雄視天下,卻終生未進士、未狀元;因投奔清朝他還落得個漢奸的罵名,只好郁郁寡歡回老家商丘,因后悔死了人生道路出現拐點,改自己宅院名字叫壯悔堂,可惜了一代散文大家英名。
一個人的命運總是時代緊密相連的,時勢造人也能英雄造時勢,流芳百世或遺臭萬年都有,而侯門深怨卻造就了侯方域流傳人世的《壯悔堂文集》、《四憶堂詩集》兩部散文名著,從而成為了四百年前的散文制高點,后來侯方域與李香君的桃花扇故事卻讓后人忘記了這兩部著名文集而記住了血濺桃花扇,不知侯方域地下得知會如何感想?(原標題:商丘侯方域故居壯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