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問津處
子路問津處位于新蔡縣城南五公里的關津鄉關津集南首,106國道西側。關津臨河的東岸,至今還有依稀可見“問津處”三字的古碑一座。問津處原建有問津臺,立有子路問津碑,子路問津碑為青石,碑闊50公分,高2米余?逃“子路問津處”五個楷字。
子路問津處的歷史
子路問津原為楚昭王始以紀念魯昭公二十年(公元前489年),孔子應楚聘由葉至楚,楚昭王不用,孔子由楚返蔡,遇長沮杰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打聽渡口焉而筑。
子路問津臺的修葺情況
明萬歷四十四年知縣王廷俊重筑臺址,復建祠廟,由于明末兵焚,問津臺倍受其害,至清乾隆五年知縣王大呂到新蔡就任時,已經是曠野蕭條,“問津之碑猶在,問津之臺尚存,而片瓦無存”了。于是王公望古情深,聞風追憶,決意沿前代舊制,重修新臺,遂議立問津臺制:“臺高數丈,周圍砌以磚石,四面而方三丈”,臺上修殿坊亭閣,拱橋幽雅,金魚泍池;庭院內外遍植奇花異草,翠竹蒼松,碧槐綠柳!驹瓨祟}:子路問津處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