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歷史傳說 >> 瀏覽相關信息

東方氏,一個名人撐起一個姓(2)

2013/7/17 11:12:47 點擊數: 【字體:

  作為復姓,東方在中華姓氏大家庭中并不是望族,但作為一個生冷姓氏,以方位為氏,也盡人皆知。

  東方家族簡單的源流與并不復雜的家史,讓這個家族的宗親幾乎想不起來先祖曾經的輝煌。與其他家族相比,東方家族的先祖中沒有帝王改寫歷史,沒有巨富顯赫一時,也沒有大儒名傳青史,但就是這個平凡的家族,卻出一位了不起的名人,他的處世哲學至今仍令人稱道,中國曲藝界的相聲行業甚至尊他為祖師爺,他便是東方家族的得姓始祖——東方朔。

  不管是歷史文獻還是坊間傳說,東方朔都留下無數有趣的故事。作為中國復姓最具代表的一位,中國人對東方朔的了解遠遠超過了東方家族。

  1

  以方位為氏,成就古老復姓家族

  對于東方這一姓氏的來源,專家大都認為其遠祖為上古時代的伏羲,是中國古老的姓氏之一,迄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

  遠古時,伏羲創制了八卦,方位以東方為尊,并發明了農業和醫藥。神農是伏羲女媧養育的兩個兒子之一。

  相傳,神農氏曾親嘗百草而一日中毒七十次,發現了許多治病的草藥,后來著述了《神農本草經》,為民療病,因而也被人們尊為醫藥發明者。

  因為神農氏一族人從事務農勞作,而每天太陽從東方升起時,則是開始農作的重要時刻,于是,伏羲的后代人中,以農為本的人群中形成了東方復姓。

  伏羲氏裔孫中有位叫羲仲的,出于震位(震位在八卦中主東方),世代執掌東方青陽令。他的后代子孫遂以東方命姓,稱東方氏,世代相傳,伏羲便是東方家族的遠古始祖。

  這便是東方家族的源頭。

  然而,東方家族的這一起源畢竟只是傳說,似乎過于飄渺。只憑傳說斷定它屬伏羲一脈,似乎有點牽強。

  如果說東方這一姓氏源于伏羲時期,那么在傳到西漢之前,家族因何沒有相關文獻記載,也無其他坊間傳說?這支宗親是消失了,還是改做他姓?這些恐怕都已經無人知曉。盡管如些,但大多數學者還堅持認為,東方這一復姓家族的是以方位為氏,并起源于伏羲。

  因此,直至今天,東方家族的后裔們都會把東方朔當成自己的得姓始祖。

  2

  得姓始祖被稱為“滑稽之雄”

  東方朔出生于公元前154年,父親張夷在他出生前便亡故了,母親田氏也在他出生三天后去世。東方朔出生時東方天剛亮,所以伯父為他取名東方朔。

  東方朔生性詼諧滑稽、出言幽默,但能洞察事理,直言切諫。西漢時,東方朔官拜太中大夫。后世裔孫以先祖名字中的“東方”為氏,于是便形成一支以東方為復姓的家族。

  在史學家眼中,東方朔是知名的詞賦家,著有《答客難》、《非有先生論》、《封泰山》、《責和氏壁》、《試子詩》等,后人匯為《東方太中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其實,東方朔在政治、仕途上也頗具天賦,他曾言政治得失,詳陳重農強國大計,給漢武帝提出許多好的建議。

  司馬遷在《史記》中稱他為“滑稽之雄”,晉人夏侯湛寫有《東方朔畫贊》,對東方朔的高風亮節以及他的睿智詼諧備加稱頌,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將此文書寫刻碑,稱“東方朔畫贊碑”。

  在許多人看來,東方朔的發跡,與他“吹牛皮”有很大關系。漢武帝即位初年,征召天下賢良方正和有文學才能的人。各地士人、儒生紛紛上書應聘。東方朔也給漢武帝上書,上書用了3000片竹簡,兩個人才扛得起,漢武帝讀了2個月才讀完。東方朔在自我推薦書中這樣寫道:“草民東方朔,爹媽死得早,身世可憐;由哥哥養大,懂得報恩。13歲讀書,貧賤不忘上進;喜好文章,志在追隨圣人;15習武為報國,16學經能濟世。22萬字的經書倒背如流,22萬字的兵法爛熟于心,因為我喜歡。我今年22歲,身高九尺三,眼睛亮得像珍珠,明察秋毫;牙齒白得賽貝殼,人格高潔。若問我是何許人,兼有子路之俠,孟賁之勇,慶忌之敏捷,鮑叔之奉獻,尾生之誠信,真是古人的光輝品質集于一身,堪稱皇帝的臂膀,國家的棟梁!”

  東方朔的這一“吹功”,使他一步登天。武帝一看,狂妄的家伙我見過不少,狂到這種程度倒還少見,好玩好玩。不妨留他候補,看他能搞出什么名堂。于是,東方朔很快成了“天子近臣”,并深得漢武帝賞識。

  言詞敏捷、滑稽多智的東方朔常在武帝前談笑取樂,許多詼諧的故事流傳至今。

  一次,漢武帝賜宮中官肉,左等右等,主管分肉的官員遲遲不到,東方朔實在不耐干等,便拔出佩劍,自己動手割了一塊肉揚長而去。負責分肉的官員知道后,到漢武帝面前告了他一狀。次日上朝,漢武帝讓東方朔當著百官檢討。東方朔便檢討說:“我這個人呀,受了皇帝的恩賜,而不等皇帝圣旨割給我,何等不講禮貌呀!拔劍自己割肉,何等有魄力呀!雖然是自己割的,但并沒有多割,何等清廉呀!回家把肉給妻子吃,何等仁愛呀!”

  漢武帝聽后忍不住大笑,不但免了他的罪,還另賜肉百斤、酒一石,讓他帶回家“再歸夫人”。這便是東方家族中“四何堂”堂號的由來。

  在中國歷史與坊間的傳說中,東方朔一直與智慧、聰明、機智相聯,民間還把他作為游戲人生的典范。他毛遂自薦當了漢武帝的太中大夫,卻總感覺懷才不遇,不滿漢武帝給他的待遇,聲稱“用之則為虎,不用則為鼠”。

  從“經營人生”的角度講,東方朔確實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利用他的聰明把漢武帝哄得高興得不得了,也把他看不上的權臣玩得不像個人樣子。在“伴君如伴虎”的朝堂上,東方朔盡情地瀟灑人生。中國古代對隱士分了三級,曰:“小隱隱于野,中隱隱于市,大隱隱于朝”,東方朔便是大隱,死后有人送他“大隱”、“智圣”的雅號。

  在當今中華龐大的姓氏家族中,東方姓無論是在大陸還是在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但在唐朝時,東方姓在平原郡確實是大姓望族,家族也出現了史官、詩人東方虬,文學家、開元十八學士之一東方顯等名人。在東方家族的宗親眼中,這兩位與始祖東方朔盡管無法相提并論,但他們的出現,是東方家族曾經顯赫一時的有力證據。

  3

  處世哲學被后世傳誦至今

  用吹牛的方法宣傳自己,一副厚顏無恥的模樣,固然容易被人輕賤,卻也常常能有效地出人頭地。古往今來,多少建功立業的偉大人物,都主動吹噓過自己。而東方朔的特色,卻在于洞察,知道皇帝要的是什么,用吹牛的方式再清楚不過地告訴皇帝:我有趣,能令你開心。這種處世之道,2000多年來常被人借鑒,盡管并非光明正大,但插打葷科的處世哲學至今仍被人稱道。

  當一個人擁有了聰明才智,多少都會在乎一些臉面。能把不要臉的丑角哲學實行得如此徹底,那一定是真正視功名如糞土的家伙了。別人總會扼腕嘆息,說什么他沒能盡展所長,而他卻真的看不上別人說的那種成就。

  東方朔這個不折不扣的小丑,竟然能在達官顯要、天子諸侯聚集一堂的宮廷之中,放肆地開著玩笑,嘻嘻哈哈戳中了皇帝的痛處,又何嘗不是一種別人永遠達不到的功業呢?

  現代社會里,人際關系總是最讓人頭疼的。用玩笑的方式處理重大問題,給別人留下余地,豈不是很令人感激?讓你的朋友更有理由愛你,你的敵人更有理由怕你,這就是東方家族的始祖就留給我們的一份厚禮。

  東方朔深受漢武帝器重,然而卻一點正經沒有,始終過著吊兒郎當的生活。這個家伙實在是太特立獨行了,比李敖還特立獨行,所以他死之后,漸漸就成了人們心中的傳奇,進而演化成傳說。他也成了福德星(木星)轉世投胎,千百年被人們當作神仙來祭拜。想那古往今來的圣君賢臣,死后能被人當作神仙的,數來數去也沒有幾個。東方朔做人做到如此下賤,居然還能在身后倍享榮華,這本事簡直比那忠義一生的關云長還要了得。

  東方朔生前就經常告誡自己的孩子:與人相處和為貴,千萬不要遭人憎恨,辦法就是永遠不要恨別人。人的一生固然應該廉潔奉公,但是不要學伯夷和叔齊,一味意氣用事,寧可餓死在首陽山上,那種做法太笨了。相反,應該學習老子的辦法,甘心做一個身份卑微的小官,那才是立身處世的大智慧。雖然人在朝廷里當官,但是心態卻如耕田的農夫一般,吃飽穿暖就行,那還能有什么矛盾?然后才能真的達觀,像隱跡山林一樣,藏身、藏名于朝廷之上。此法若能終身篤行,什么災禍也找不到你。

  東方朔在得知自己活不了多久時,就向武帝作最后的進諫:“請陛下遠離小人,千萬不能聽他們挑撥離間!”

  在漢武帝看來,東方朔一向玩世不恭,從來都是對什么都無所謂,今天他突然嚴肅了起來,一時都反應不過來,覺得十分納悶:東方朔居然也能板著臉說話,簡直如同狗嘴里吐出了象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直到東方朔死后,漢武帝也無法解開的謎團。人們紛紛在私下里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蛟S,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才發現,自己對這個世界還是有所留戀。”

  東方朔的一生,不是偉大的一生,不是光輝的一生,不是燦爛的一生,但是,卻是成功的一生,而且,他成功得還相當特別呢。這就好比吃掉了甜甜的果肉,卻吐掉了里面的核,他所擺脫的,是每個朝臣都無法擺脫的憂慮、恐懼、焦急與失望。

  沒有人能說東方家族的特點,也沒有刻意研究這個家族的榮辱與興衰,這個并不龐大的古老姓氏就像他的家族宗親群體一樣,沒有多少人了解,但這個家族的始祖東方朔與他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而他的處世哲學更是被今天這個時代的人所關注。這便是東方氏,盡管只有一位名人,但卻成就了一個家族。(記者王永記文/圖)【原標題:東方氏,一個名人撐起一個姓】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新網河南新聞 2013-07-08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丁姓:源自姜太公族系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