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歷史傳說 >> 瀏覽相關信息

程門立雪傳說:尊師傳理學 千古留佳話(走近洛陽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3/7/17 14:27:28 點擊數: 【字體:


    1 著書兼講學弟子聚書院

  程顥(公元1032年~公元1085年),字伯淳,又稱明道先生;程頤(公元1033年~公元1107年),字正叔,又稱伊川先生。

  程頤與其兄程顥是洛陽人,是北宋著名的哲學家、宋明理學的奠基者,被后人合稱為“二程”。他們的學說被后人稱為“洛學”,后經楊時等人南傳至朱熹,最終發展成為程朱理學。

  宋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時任西京留守文彥博,將自己在伊川鳴皋的一處莊園贈送給程頤作為著書講道之所,這莊園被命名為“伊皋書院”。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南下,書院被毀。元時,炮手總管勖實戴率兵鎮守鳴皋,讀“二程”《遺書》,受其影響,遂籌資材,募工役,于舊址重建書院。元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元仁宗為“伊皋書院”賜額曰“伊川書院”。

  程頤自創建書院至去世的20多年間,長期在書院著書講學。據朱熹《伊川先生年譜》記載,“四方之士,從游者日益眾”。其中,有史可考者,有80多人,呂大臨、楊時、謝良佐、游酢被稱為“程門四先生”。

  2 門外深雪中佇立待師醒

  楊時、游酢二人,原先拜程顥為師。程顥逝后,他們知道程顥的弟弟程頤學識淵博,就又找到程頤繼續求教。

  “故事發生在他們初次到伊皋書院拜見程頤的那天。”伊川縣文化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說,那是一個寒風刺骨的冬日,楊時、游酢一大早就來到伊皋書院。童子說先生晚上用功著述現在正在休息,楊、游二人怕打擾先生,就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外等候。

  這時,天降鵝毛大雪。一會兒,大地銀裝素裹。過了好半天,程頤才得知楊、游二人站在門外,連忙吩咐童子將他們請進來。童子出門一看,地上的積雪已經有一尺多深了,楊、游二人卻在檐下靜立如初。

  “那時,楊時已經40多歲,而且已考中了進士,學問也非常淵博,可謂功成名就,游酢也是當時小有成就的學者。二人能夠如此謙虛謹慎,尊敬師長,這讓程頤很是感動。”該負責人說。

  從此,程頤將二人視為得意門生,悉心傳授他們學問。楊、游二人也不負所望,刻苦學習,終于得其真傳,皆成一代理學大師。

  3 求學先尊師千古留佳話

  程門立雪的故事源遠流長,游酢的《書行狀后》記載:“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既覺,顧謂曰:‘賢輩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門,門外雪深一尺矣。”

  此外,《二程語錄》、《宋史》中均有程門立雪的記載。經過長期口口相傳,這個故事的有些內容雖已偏離史實,但更富有藝術感染力,被世人視為尊師重教的典范。

  “歷代統治者對程朱理學的推崇,對程門立雪故事的傳播起了推動作用。”該負責人說,全國很多書院建起了“立雪閣”、“立雪講堂”等,尤其是教育界把程門立雪作為尊師重教的教材,大加提倡。程門立雪也逐漸演化成為一個成語典故,被收錄在《辭源》、《現代漢語詞典》等重要辭書中。

  近代以來,為了強化程門立雪的感染力,民間版本的程門立雪把“門外雪深一尺”作為一個關鍵細節,說楊時、游酢二人一直站在紛紛揚揚的大雪里,用特寫鏡頭,把楊時、游酢拜師求學的執著身影,定格在人們心中。

  目前,相關部門通過建檔、保存、宣傳和傳承保護等有效手段,繼承程門立雪這一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見習記者肖依斐記者姜春暉通訊員欒海寧)【原標題:程門立雪傳說:尊師傳理學 千古留佳話(走近洛陽非物質文化遺產)】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洛陽網 2012-01-31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東方氏,一個名人撐起一個姓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