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歷史傳說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灶王爺的傳說

2012/4/27 9:15:32 點擊數: 【字體:

 
    每年的農歷臘月二十三,在我國的廣大農村中,盛行著祭灶的風俗,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二十三離去,初一五更回。”這是人們在灶神堂前常貼的一副對聯(lián),意思是臘月二十三晚上把灶神送上天,到了大年初一五更后接回來。也有人寫“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的對聯(lián),意思是祝愿灶神到天宮多說好話,給人間帶回吉祥和幸福。
  
    祭灶的風俗,各地各不相同。關中各地在臘月二十三前把屋內打掃干凈,給灶神獻上灶餅、灶糖,點燭焚香,隆重供俸。當晚把灶神騎著馬的畫像,連同草料(給神馬預備的草料)及灶餅(給灶神帶的干糧)燒去,意思是送灶神到天宮去。到大年初一五更時,再把灶馬(畫像)燒去,意即接灶神回宮。再換上新的灶爺、灶婆神像,全家供俸,作為“一家之主”。
  
    新中國成立后,雖然取消了一些封建迷信習俗,但祭灶的風俗習慣,仍然在廣大農村中流傳著。如臘月二十三前,要大掃除一次,為祭灶作準備。這天,家家烙灶餅,買灶糖,全家老少都吃,若是家里有人在外,還要給他留上一份。過了臘月二十三,娘家人還要給出過嫁的女兒送灶餅、灶糖,舅父也給外甥送。
  
    那么,祭灶的風俗是怎樣來的呢?兩三千年前的《周禮》上就記載:黃帝的兒子名叫顓頊,他有一個兒子名叫黎,當時管理火,以后就被奉為掌管火及鍋灶的灶神。在周代,每逢臘月二十三,一些富貴人家就把專為祭祀用的俎、籩和豆,放進灶膛里,祭祀灶神。《淮南子》里也記載:黃帝作灶,死為灶神。又傳說在我國漢朝時,有一個人名叫陰子方,他把一只大黃狗殺了來祭祀灶神,得到了富貴,以后就有了祭灶的風俗。
  
    最初的灶神是一個老年婦女,因為老年婦女常常是做飯的。以后改成少婦,再后來又改成一個姓張的男神,除灶爺外還有灶婆。
  
    灶爺和灶婆的傳說,在民間傳為美談。傳說古時候有個張生,有萬貫家產,娶妻名叫郭丁香,長得十分美貌,為人賢惠,夫妻二人感情很好,日子過得美滿幸福。后因張生喜新厭舊,又娶了一個美貌年輕的媳婦,這個年輕的媳婦名叫李海棠,好吃懶做,為人奸詐,過門不久,她就逼著張生把郭丁香休了。于是張生和海棠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整日玩樂,不到兩年光景,就把萬貫家產全部賣光了。海棠是一個嫌貧愛富的女子,一看張生窮了,又改嫁了,張生不得已只好沿街乞討。在一個風雪交加、北風凜冽的日子,張生行乞到一家門前,已經餓得站不起身來。這家的丫環(huán)把他扶進廚房,給他吃了一頓飽飯。聽丫環(huán)夸獎她的女主人,多么智慧善良,可惜命運不佳,現(xiàn)在還是一個孤零零的寡婦,張生十分敬慕這位女主人。過了一會兒,丫環(huán)告訴他“夫人來了”。這時,張生從窗口往外一看,見來的這位夫人正是兩年前自己所拋棄的郭丁香。他十分羞愧,無臉見人,無處可躲,無地可藏,最后只好鉆進灶膛里。夫人來了,找不見他,找來找去,才從灶膛里把他拉了出來,這時他已被燒成一個炭人了。善良的丁香看到此情景,悲憤交加,痛不欲生,不久也離開了人世。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后,念及張生肯于知錯認錯,就封張生為灶王,封郭丁香為灶婆。(原標題:關于祭灶的傳說)




來源:商丘報業(yè)網—京九晚報     作者:李勇明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0
下一條:民間祭灶神的傳說上一條:祭灶傳說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