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有關其身世說法不一。一說她是唐朝人。宋初《太平廣記》引《廣異記》稱有“何二娘”者,是位以織鞋為業的農婦,后因嫌家居太悶,游于羅浮山,在山寺中住下,經常采集山果供眾寺僧充齋。一次,遠在四百里外的循州山寺僧來羅浮山寺,稱某日曾有仙女去彼山采摘楊梅果子,經查實那天正好是二娘采果的日子,再加之大家又不知二娘從何處采來這眾多山果,便認為二娘即為循州山寺采果之仙女,從此二娘遠近聞名,她也借此不再寄居山寺了。《續通考》說何仙姑為唐武則天時廣東增城縣人,出生時頭頂出現六道毫光,天生一副“仙科”,十三歲時在山中遇一道士,吃了道士一只仙桃,從此不饑不渴,身輕如飛,并可預見人生禍福。后來她應召進京,途中離去。一說她是宋朝人。宋代的一些文人筆記多稱她為北宋永州(零陵)人,有稱她幼遇異人,得食仙桃成仙。有稱她放牧于郊野,遇異人送仙棗,食后而成仙,宋人筆記中還記載了何仙姑一些為人占卜休咎,預測禍福的事跡,一時士大夫及好奇者爭先前往彼處占卜,可見她不過是一位精于占卜的民間女巫。
何仙姑的傳說
八仙唯一的女仙,據說原名何秀姑,生于唐武則天時期,出生時紫云繞室,頭頂上有六道毫光。從小智慧敏捷,聰敏過人。15歲時,夢見神人教她食云母粉,于是輕身如飛,往來于山頂之間,每天早上外出,晚上采山果孝敬母親。后來辟谷,言語異常,武則天聽說后,派使者召請,中途不知方向,有人說在唐中宗時八月初八飛天。還有一種說法是,何仙姑13歲時入山,遇仙人呂洞賓,呂賜其一桃,吃了以后不饑不餓,并能預知禍福之事,頗為靈驗。村里的人奉為神明,專門建樓供其居住,后來呂洞賓度其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