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故事傳說發生在濟源
2012/3/13 11:01:45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愚公移山”故事傳說就發生在濟源市西部的王屋山上。相傳遠古時期,王屋山上有個奇人,名叫呂三太,脾氣倔,力氣大,可擲牛于地。呂三太一家住在一個深山坳里,出門就爬山,擔水很不方便,他就率領全家祖孫三代苦干三載,挖山修路。公益之舉感動了四鄰,在頭人的帶領下,全部落的先民一起出動,結果挖平了門前的山丘,還修了一條運水大路。從此,“呂三太搬山”在王屋山上傳為佳話。王屋山歷史上系道教活動圣地。戰國時期,道家學者列御寇入王屋山云游采風,以“呂三太搬山”為素材,寫出《愚公移山》寓言故事,載入《列子·湯問》篇,被列入道藏真經。這是“愚公移山”傳說的成型階段。1918年11月,我國著名歷史學家傅斯年,在他主編的《新潮》雜志上發表其長篇文章《人生問題發端》,其中引用了《愚公移山》故事,并把他的思想觀念稱為“愚公移山論”。對愚公精神的傳承起到了一定作用。抗日戰爭時期,國畫大師徐悲鴻創作了巨幅國畫《愚公移山》,用以表達抗戰必勝的信心和決心;特別是一代偉人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閉幕詞中以《愚公移山》為題,講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把其精神概括為“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賦予了其深厚而濃郁的政治色彩,從此把這一寓言故事升華為全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鼓舞和激勵人民頑強拼搏、奮斗不止,不斷改善生存環境、發展條件,勇于創造新生活。(原標題:愚公移山故事傳說就發生在濟源)
來源:河南文化產業網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