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他想在南京找找謝安的后人

2012/4/23 9:39:13 點擊數: 【字體:

  他想在南京找找謝安的后人
 

    自從在族譜上得知自己是謝安的第51代孫后,謝有森一直有個心愿,他想找找看,南京還有沒有謝安的其他后代。如果有這樣的機會,他有好多問題,想要問問答案……

  
    渡江而去的名門大族
  
    中國最早的姓氏典籍《世本•氏姓篇》上說,謝姓出自任姓,是黃帝的后代。相傳,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第七個姓任,任姓一共建立了十個國家,第一個就是謝國。夏、商時期,謝國比較弱小,幾乎是默默無聞。到了西周末期,周宣王將他的舅父申伯改封在謝,這才出現關于“謝”姓的記載。在申伯就任前,周宣王先派人滅了原先的任姓謝國,任姓謝國的大部分人外逃,這些人就把國名作為自己的姓氏。
  
    申伯就任后,建立了申國,在謝國的舊土上營造了謝邑,作為申國的新都。后來,申國又被楚國滅掉了,住在謝邑的人就有一些以邑為姓,也姓謝。因為申伯是炎帝后裔,于是謝姓就有了黃帝之后和炎帝之后的區別。
  
    那么,謝國的都城在今天什么地方呢?與申伯修筑的謝邑是否一地呢?由于早期文獻都沒有明確記載,后來的史家也是眾說紛紜,有的說是河南唐河,有的說是河南南陽,還有說是其他地方,但是以前兩者的證據比較豐富。
  
    到了晉代,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的謝氏家族已經發展成為名門大族。西晉末年,黃河流域戰亂頻繁,中原人大量遷往江南,謝氏家族也是在那個時候東遷渡江的。
  
    公元383年,中國歷史的大舞臺上演出了一場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東晉8萬士卒一舉打敗了前秦90萬大軍,不僅使國家轉危為安,而且留下了“草木皆兵”的歷史典故。這就是淝水之戰。這場勝仗的指揮家便是東晉宰相謝安,站在謝安身后的,就是他那顯赫的世家——陳郡謝氏家族。在中國歷史上,謝氏最興盛的時期是三國至南朝的300多年間,尤其是東晉時期,謝氏歷史名人大多出在這一時期,而且幾乎都是陽夏人。
  
    謝氏渡江后,寓居在會稽(今浙江紹興)。會稽山清水秀,從來就是一方名士樂居的沃土;而此地的東山就因為謝安年輕時隱居于此而聲名大振。在謝安盤桓東山、寄情山水的時間里,還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次,他和朋友相約泛舟海上,不料后來起了風浪,一時間波濤洶涌,浪卷云翻,同伴都大驚失色,想要馬上返回。只有謝安一個人游興正濃,吟嘯詩文,若無其事。劃船的老頭看他相貌安閑,神色愉悅,便繼續向遠方劃去。直到風急浪猛,小舟像一枚樹葉在驚濤駭浪間翻轉的時候,其他人驚恐萬狀,站起來喊叫,謝安卻從容地說:“如果都這樣亂成一團,我們就回不去了。”大家才平靜下來,船得以平安駛回。也就是從這件事上,大家才認識到他的心胸膽量,足以鎮安朝野。
  
    謝安之后還有“東山”
  
    在謝有森家的族譜中記載,謝安的曾祖父謝纘是家族中去紹興的第一人,此后謝家一直在浙江繁衍開來。謝安的第34代孫謝貴,開始遷到江蘇泗陽,是泗陽謝氏始祖。族譜中記載,當時是元朝末期,謝貴被官府委任在鳳陽府泗州做掌管教育的官員,不久后,以紅巾軍為首的農民起義席卷全國,謝貴就帶著家人躲避在成子河岸一個叫桃邑的地方(今泗陽)。至今已有六百多年。
  
    謝家支派繁盛,多數因東山列祖列宗而沿傳,因此最“流行”的堂號就是“東山堂”,謝有森家的族譜也不例外。但是在謝家,其實有兩個因“東山”而聞名的人物,所以,這個“東山堂”到底是為了紀念誰,謝家人自己也有點鬧不清了。
  
    兩人中最出名的當然是謝安了,“東山再起”的典故深入人心,說“東山堂”出于此當然有道理。另一種說法,則是出自宋代謝諤的故事。謝諤從小就聰明好學,后來也成為當世大儒,官至御史中承,門下有數百弟子,居東山,故稱“東山先生”。傳說,謝諤老家的房前有一條小溪,他小的時候常常在那里戲水。有一次,他夢見自己正在溪水里洗澡,有人把一盒珍珠送給他,并且說:“你吞下它,就可以使自己變得聰明起來,甚至大徹大悟。”謝諤覺得那大的珍珠吞不下去,就吞下六十多顆小珍珠。等他長大之后,他的詩寫得相當好。進士裴說為選了他最好的詩六十余篇,傳播于世。
  
    族譜里的紅色英雄
  
    謝家出過很多名垂青史的先輩,近代子孫中也不乏揚名于世的人物。在上世紀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蘇北涌現出無數的革命功臣,謝楠就是其中之一,在家鄉的父老鄉親眼中,他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人民英雄。
  
    謝楠是泗陽謝家的子弟,1930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家鄉領導過學生罷課和工人斗爭,在農村組織過農民協會,因此受到國民黨的通緝。1931年7月,謝楠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遭受種種嚴刑拷打,但是他在獄中不減斗志,組織同獄的共產黨員成立黨支部,他任支部書記。為反對非人的待遇,他組織難友進行絕食斗爭,最終取得了勝利。在獄中關押五年后,經過種種努力,他終于獲得自由。
  
    出獄后,謝楠到上海去尋找黨組織,不久就跟上海的地下黨取得了聯系。1937年8月上海淪陷后,他又回到家鄉,參加蘇北抗日同盟總部成立大會,被選為理事。之后,籌建泗陽抗日同盟會,被選為理事長。在他領導下的鐵血劇團,活躍在泗陽城鄉,宣傳抗日救亡。那一年,謝楠找到蘇皖區黨委負責人,要求恢復黨的組織關系。黨組織表示對他很信任,邊使用邊考察,從此他開始參加中共泗陽黨組織的活動,做秘密情報工作。
  
    抗日戰爭勝利后,任洪澤縣縣長的謝楠率領洪澤縣大隊一個連的兵力,支援泗陽縣的湖上斗爭,擊垮了國民黨地方軍水上“剿共”大隊,繳獲30多條船,為堅持洪澤湖斗爭掃清了障礙。
  
    1946年11月,上級決定疏散非戰斗人員的家屬上岸隱蔽,以減輕湖上缺糧壓力。謝楠帶頭動員妻子兒女上岸。不料,他們上岸后被國民黨抓住作人質,妄想逼迫謝楠投降。謝楠知道敵人是黔驢技窮了,只好耍出這種色厲內茬的招數,這時候就要和敵人展開針鋒相對的斗爭。于是他率部上岸,抓了敵人有關頭頭的家屬,唬得敵人只得將人質放回。
  
    建國后,謝楠積極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上,后來調到北京工作,1969年病故,后骨灰安放到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昔日烏衣巷今何在
  
    謝有森告訴記者,祖上謝貴來到江蘇時,隨身并沒有攜帶老的族譜,現在流傳下來的族譜都是來江蘇以后修的,等于是跟浙江的老家斷了聯系,因此自家雖然是理得挺順,但對整個謝氏宗族的繁衍脈絡,卻并不清楚。而且打那以后,江蘇這邊的謝家人,很少有回到浙江去尋根的。
  
    如果真能找到同宗的族人,謝有森想知道,在浙江的同族生活得怎樣?他們的族譜中,有沒有記載著江蘇還有他們的一個分支?那些祖先居住過的,如今已是夕陽野草的烏衣巷,是不是真的就在現在的地方?【原標題:他想在南京找找謝安的后人】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現代快報 作者 白玉磊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