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關于上官儀墓地的查考

2012/5/9 16:43:06 點擊數: 【字體:


    上官儀,約生卒于公元608—664年,唐高宗時,官居西臺侍郎、宰相之位。他品行剛直,為國忠貞,勤政憐民,擅長于詩文,工于律詩研究,一生著作很多,大部分作品都已散失,對當時和以后中國律詩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麟德元年,武后頻于干涉朝政,唐高宗秘令上官儀擬詔廢之,武后得曉此事,唐高宗懼怕武后,把擬詔廢后之事,一概推諉給上官儀。武后疾恨在心,暗使人將上官儀及其兒子庭芝下獄,殺害于東都洛陽。中宗繼位,封庭芝女兒婉兒為昭容,并念其祖上父輩為國忠貞,追贈上官儀為中書令、秦州都督、楚國公,肖像列入凌煙閣。上官儀的兒子庭芝同時追封,皆以國禮改葬。
       
    上官家族歷史上有如此名門亮祖,崢嶸之輩,他們改葬在什么地方?凡上官氏家人,無不未足欲知,以恭香早祭。所以,尋找其墓地是我們上官家族人,包括社會上一些歷史學者,文化名人的夙愿。
       
    史料記載上官儀墓地有三。
        
    一、河南省開封府的大野縣析里鄉大邊村。其根據福建長汀的《官坊族譜》載:“自儀至煜五世,俱葬開封府大野縣析里鄉大邊村。治平四年(公元1064年)提刑叔侄分關,開載明曰,卷內云,基址園林房屋宅舍,俱以上官姓名續置,田段招得申屠氏家在彼耕管、納稅、居住。供祀五世墳墓,表俱存。”《馬來西亞公會特刊》所載與此基本相同。為查證史實,2004年澠池上官家族理事會派上官明、上官松筠前往今開封市區,遍訪了開封市、縣史志辦、地名辦、檔案館、文物局等單位,均查不到“大野縣析里鄉大邊村”的地名,墓址也未發現。 
       
    二、陜西省朝邑縣。此據來源于福建長汀《官坊族譜》。載:“書戶部駒公譜例議后中云:吾嘗視學關中,不見所謂上官者,惟朝邑應試生童上官氏為多,而乾州次之,朝邑有上官莊,西臺儀公之墓墳在焉。”這里說上官儀的墓地在朝邑。為證實這一史實,2006年夏天,澠池縣人在西安市工作的上官建芳曾到大荔縣察考關于上官儀墓地一事,未能落實。2007年,澠池上官家族理事會又派上官明、上官文祥、上官更身三人二次赴大荔縣樂合村查證此事。據大荔縣樂合村上官金鎖(退休教師,65歲)、上官華(村委委員)等人介紹說,朝邑是三門峽水庫淹沒區。朝邑縣區大部分淹沒,人遷外地。余部合并到大荔縣,經查陜西省和西安市檔案館和大荔縣志,均無發現關于上官墓地的記載。據當地人回憶說,沒有聽說過關于上官儀的墓地的遺址和傳說。大荔縣樂合村居住著上官姓氏人千余口。原朝邑縣境內有漢武帝廟和漢武帝妃子廟及墳墓,人稱上官娘娘廟。今廟墓全沒。另據,陜西省旅游出版社出版的《陜西名人墓》一書。書中的名人墓自遠古女媧至解放戰爭中犧牲的名人共計240多位。上官姓氏人僅收入西漢官居安陽侯的上官桀。該書中收入唐人墓51個,其中官居名臣、宰相一級的16個,太子、公主、貴妃一級的7個,將軍級28個,文人5個,和尚3個。上官儀官居宰相,封為楚國公,又是唐代文壇名人,若墓在陜西,肯定會收入該書中,卻未見載。
       
    三、澠池縣民國十七年《澠池縣志》載云:“上官儀唐貞觀進士墓在邑北任村。”《河南通志》載云:“上官氏唐上官儀之裔祖居任村,分遷滹沱、仰光、浪地、八里寨、莊子、上莊、東川、西川、簸箕掌、西山、西河南等村,有宗譜。”
        
    幾年來,上官姓氏家族理事會多次到澠池縣北仁村查訪。據當地人回憶:“北仁村塬上有一片墓地,還有石碑,上官儀就在這里埋葬。上官家人每年都來‘上墳拜墓’,人皆知曉。”只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修公路時把墓填埋了,公路從墳上通過。所以墳墓現不存在了。
        
    據傳上官弘,世居澠池,仕隋,為比部郎中,江都宮副監,弘子儀生于澠池,后具家隨弘徙江都揚州,儀長大后,懷念其生地,故起字游韶(見文后注),儀仕宦后,赴陜州置宅,后人稱上官儀為陜州人。儀被武后誣害于東都洛陽,后改葬澠邑任村(今南村鄉北仁村)。 
       
    澠池縣上官儀的后裔子孫,依據現有史料、傳說及代代相傳的回憶資料,基本確定上官儀的墳墓就在澠池縣南村鄉北仁村塬上,因此在此給儀公立碑,以表敬仰之情。

    注:韶即澠北之韶山,又稱云門山,主峰海拔1463米,是河南省境內黃河以南隴海鐵路以北之最高山峰。據傳上古舜帝在山上演奏韶樂而得名,韶山南今有著名的“仰韶文化遺址”。【原標題:關于上官儀墓地的查考】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華上官氏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