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雅鳴,安陽文化藝術學校高級講師,先后任戲曲音樂教研室主任、校長助理。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戲曲表演學會會員,安陽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
范雅鳴出生在一個藝術世家,父母都是河南藝術界的知名人士。從小耳濡目染,使她對戲曲表演藝術有著特殊的鐘愛和悟性。十二歲進入安陽軍分區文工團京劇隊開始學習戲曲表演藝術。由于天資好,對戲曲表演的悟性高,又肯刻苦練功,很快就成為學員中的佼佼者,在排演的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劇目里,分別飾演小常寶、阿慶嫂等重要角色,受到了歡眾的廣泛好評,在社會上形成了很大的影響。但范雅鳴不滿足自己在學員里的突出表現,為了更好地學習戲曲藝術,她根據自己的條件,拜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豫劇陳派傳人牛淑賢為師,成為牛淑賢的開山弟子,認真學習和繼承陳派藝術。之后她的舞臺表演受到著名的“評劇皇后”新鳳霞大師的賞識,收為弟子,成為新鳳霞大師為數不多的幾個豫劇弟子之一;為了能博采眾家之長,探究豫劇表演藝術的真諦,范雅鳴又拜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豫劇十大名旦之首,豫劇崔派傳人張寶英為師,潛心研習崔派藝術,平時她還非常注重文學理論修養,經常學習和翻閱文學、戲曲、社科理論方面的書籍。并報考了河南大學音樂系,在不斷從事藝術實踐的同時,加強了藝術理論的學習研究,為攀登藝術高峰,奠定了理論基礎。
經各位藝術大師、藝術家的悉心指教和自己的刻苦學習,她領悟了崔派、陳派的藝術風格,掌握了許多不同劇種的表演特點,并吸收了許多其它姐妹藝術的豐富營養,再結合自己的藝術實踐,在唱、念、做、打、舞等各個方面,練就了過硬的本領。她的唱念、咬字清晰圓潤、行腔潤腔講究,抑揚頓挫分明,真假聲結合自然,高低音運用自如,音色清脆甜美,能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她的表演大方優美,剛柔并濟。她能憑借自己的硬實的文學修養和社科理論功底,很好地理解自己所扮演的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社會角色地位,把自己高超的演唱功底,很好地運用到所飾演的戲劇人物的刻畫上,她所飾演的角色都很鮮活生動,刻畫了一個又一個的戲劇人物形象。她先后主演過許多傳統戲和現代戲,如《智取威虎山》中的常寶,《沙家浜》的阿慶嫂,《龍江頌》中的江水英,《花木蘭》中的花木蘭,《打金枝》中的金枝,《棒打薄情郎》中的金玉奴,《紅梅記》中的李慧娘,《大祭樁》中的黃桂英,《洛陽橋》中的葉含嫣,《賣水》中的春紅,《拾玉鐲》中的孫玉嬌,《芙蓉花仙》中的芙蓉等等。她還曾參加海峽兩岸藝術交流和赴俄羅斯中俄友好俄羅斯年的演出活動,受到了俄羅斯和臺灣戲劇界的一致好評和廣泛贊譽。觀眾們說看她的戲是“少有的藝術享受”,業內專家對她表演藝術的評價是“爐火純青”“風格獨具”。2004年她榮獲第二屆中國戲曲“紅梅獎”金獎。
范雅鳴還廣泛參與其他藝術活動,先后在中央電視臺拍攝的榮獲“飛天獎”的電視劇《難忘歲月——紅旗渠》、河南電視臺拍攝的獲“五個一工程獎”的電視劇《鄉里鄉親》、《鄉黨委書記》、以及安陽電視臺拍攝的“五個一工程獎”電視劇《夏蕾》、《挺起的脊梁》、《非常綁架案》中飾演重要角色。另外,她的戲歌演唱被廣大戲迷朋友稱之為“范氏一絕”。
今年3月在鄭州“香玉大舞臺”,由鄭州電視臺為她舉辦了“范雅鳴折子戲專場演唱會”。在這場演唱會上,她以爐火純青的演唱和精湛的演技,得到了戲劇界的同行、專家學者和戲迷觀眾的高度評價。在整場演出過程中,熱烈的掌聲和喝彩場此起彼伏。這場演出更有賈廷聚、張寶英、牛淑賢、周鐵、賈文龍、李平生、宋子根等著名藝術家和豫劇名家的傾情配戲、助演;有高潔、王善樸、楊華瑞等著名老一輩豫劇表演藝術家們親臨現場助陣祝賀,并贈送字畫對范雅鳴的演技給予高度評價,使得這場演出盛況空前,成為她從藝40年來的又一個熠熠閃光的里程碑。
到安陽文化藝術學校任教以來,范雅鳴在不斷提高專業水平的同時,認真負責地輔導和教育每一個學生,把自己在藝術實踐活動中的收獲和體會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學生。在學生面前,范雅鳴既是嚴師又是慈母,在專業教學上,她對學生的一招一式、一聲一腔的要求都一絲不拘,毫不遷就。同時,對學生的關心,又是無微不至。為了讓學生準確了解每一個動作和每一句唱腔的要領,為了幫助學生了解各大流派的藝術風格和特點,范雅鳴經常自費給學生購買教學音像資料。為了能讓家庭困難的學生有機會到更高層次的藝術院校去深造,她經常自費資助他們參加報考,對考上學的困難學生,她還經常資助學費。她在學校里是很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學生們說:“到范老師跟前就好象在媽媽跟前一樣”。經范雅鳴的悉心教育和輔導,許多學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先后有三個學生榮獲“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獎”金獎,范雅鳴也三次獲得“輔導金獎”。除此之外,她的學生有的在河南電視臺“梨園春”欄目獲得“擂主”稱號,有的考上更高級的藝術學校深造。由于范雅鳴在培養教育學生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河南省文化廳給她頒發了“優秀園丁獎”。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河南省戲劇家協會給她頒發了黃河戲劇“優秀園丁獎”。
范雅鳴的模范行為和言傳身教,成為促進學校青年老師成長的重要力量,發揮著其重要的示范帶動作用,她經常給青年教師在教學態度、教學方法等方面,毫不保留地介紹自己的經驗和體會,以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同時還傾其所有地幫助青年教師在專業技術上不斷進步。有的青年教師要參加專業大賽,她除幫助分析劇情和人物特點以及在唱、念、做、打等方面的要求之外,還親自為青年教師配戲。在她的幫助和參與下,有的青年教師獲得青年演員大賽一等獎,有的青年教師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國戲曲學院深造。
范雅鳴在從事豫劇藝術的演出和教學實踐的基礎上,也對藝術理論進行了深入地研究,先后發表了《一腔遮百丑》、《淺談戲曲唱腔的潛臺詞》、《戲曲表演藝術進校園的實踐與思考》、《另一條途徑》、《談唱腔潛臺詞的挖掘與塑造》等多篇論文。有的論文曾在論文比賽中獲獎。
范雅鳴在藝術上取得的成就,在藝術界得到了高度的評價,《中國藝術報》以《是金子,在哪里都會閃光——記青年豫劇表演藝術家范雅鳴》為題發表了長篇通訊;安陽電視臺《人生廣角》欄目和安陽廣播電臺《洹水人生》,多次為她制作個人專題節目。安陽電視臺舉辦的各類大型晚會或安陽市舉行的各類大型演出活動,都要請她擔任戲曲編導、主演或導演,在每周的電視戲曲欄目“湖波大擂臺",她既是編導又是評委,還是各個選手的輔導老師。由于她工作成績卓著,取得了市“優秀專家”的稱號。
范雅鳴一貫淡泊名利,自己獲得許多獎杯和獲獎證書都被她自己封存起來,從不在人前展示。在她的心目中,只有對藝術的無止境追求。相信她在今后的藝術探索道路上,會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原標題:梧桐枝高聞雅鳴——記豫劇表演藝術家、教育家范雅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