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金不換寶島獻藝掀牛派藝術熱 5月將再赴臺演出

2012/5/18 18:52:28 點擊數: 【字體:

  
    應臺灣傳統藝術總處邀請,4月5日-4月7日,我市豫劇名家金不換赴臺參加了臺灣2012傳統表演藝術節,并8次登臺獻藝,受到了臺灣各界的廣泛稱贊。臺灣媒體將金不換稱之為“大陸豫劇第一丑”,《聯合報》等數十家媒體甚至在報紙顯著位置上打出了“寧可三天不吃飯,也要看看金不換”的宣傳口號,金不換的精彩演出在臺灣掀起了一股“豫劇熱”、“丑角熱”、“牛派熱”。

金不換寶島獻藝掀牛派藝術熱 5月將再赴臺演出

                                                                                                                                            金不換演出劇照

金不換寶島獻藝掀牛派藝術熱 5月將再赴臺演出

“牛派藝術”走進寶島臺灣

    “臺灣傳統表演藝術節以‘傳藝·獻丑’為主題,邀請了海峽兩岸戲曲界多位‘丑角’名家在臺北、宜蘭、桃園、新竹、臺中、高雄等地輪番上演經典‘丑角’喜劇,讓民眾在‘雅俗共歡、愚智同賞’中充分體驗‘無丑不成戲’的滑稽魅力。”4月9日,金不換從臺灣演出歸來后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金不換告訴記者,豫劇在北方影響很大,生旦凈丑各個行當也是名伶輩出,代不乏人。就以丑行為例,《七品芝麻官》、《十八扯》、《卷席筒》等幾部豫劇丑角戲名揚大江南北,享譽海內外,經典臺詞“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婦孺皆知。本次“丑角”走入臺灣將丑角風貌呈獻在了廣大臺灣觀眾面前。“本次赴臺演出,對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宣傳推介鶴壁文化,提高我市在臺灣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鶴壁市委、市政府對我寄予厚望,我又生長在鶴壁,我有責任有義務為鶴壁作貢獻,把在鶴壁發展壯大的‘牛派藝術’傳承和發展下去,讓臺灣觀眾了解鶴壁。”金不換對記者說。

    記者了解到,在參與臺灣傳統表演藝術節期間,金不換表演了《七品芝麻官》、《十八扯》等牛派名劇折子戲,市豫劇團部分演員還與臺灣豫劇團聯袂演出了《梆聲豫曲寶島歡樂趴》等劇目,受到臺灣觀眾的歡迎和好評。

    寧可三天不吃飯,也要看看金不換

    “金不換被臺灣豫劇迷們奉為‘大陸豫劇第一丑’,也是豫劇名家牛得草的傳人,他的《七品芝麻官》早已是大陸家喻戶曉的名劇,臺灣豫劇團將要與該劇團聯合獻演這出好戲。三場戲的兩岸連演盛況,絕對值得您走進戲場細細品味。”在獲悉金不換即將赴臺演出時,臺灣鋪天蓋地的宣傳海報進行了這樣的宣傳。“寧可三天不吃飯,也要看看金不換”成了臺媒宣傳的主打標語。

    “參與此次藝術節的有兩岸10個劇種、15個表演團隊,在此期間總共舉辦了45場演出和講座。我作為鶴壁市豫劇團團長,也多次和臺灣豫劇團演員一同走進臺灣多所高校舉辦講座,和熱愛中華民族傳統戲曲藝術的大學生們進行戲曲方面的交流,讓學生們領略‘丑角’的滑稽魅力。”金不換告訴記者。
         
    “在臺灣,很多人祖籍都在河南,他們熱愛豫劇,也在臺灣本地成立了豫劇團,通過此次交流,不僅加強了兩岸的交流,也對豫劇及‘牛派藝術’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金不換對記者說。

    “古今中外的丑角,表面看似嬉鬧,其實是用糖衣包裹刺耳忠言。”金不換說。臺灣豫劇團是上一代人在臺灣組建的,豫劇團內很多年輕演員都是臺灣當地的,他們都是通過學習媒體上的版本學習豫劇,也都非常刻苦,“歡迎他們能走進中原,走進鶴壁,走進農村,走到平民百姓身邊,找到真正的丑角藝術。”金不換說。

    宣傳了鶴壁是藝術節上最大收獲

    “在臺灣巡回演出期間,據說買票最多的是大學生,很多學生甚至打出了‘歡迎牛派藝術’的宣傳板。一些祖籍河南的觀眾,在聽到豫劇后,流出了激動的淚水。可以說,這一次‘牛派藝術’走進臺灣,掀起了‘豫劇熱’、‘丑角熱’、‘牛派熱’。我們從高雄一路演到臺北,讓更多的臺灣人認識了鶴壁市豫劇團,熟悉了‘牛派藝術’,更加深了對鶴壁的了解。”金不換對記者說。

    金不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此次巡演收獲最大的是臺灣觀眾對鶴壁的認知和認可。“我每到一處都要把鶴壁宣傳出去。我就是想讓他們知道,在大陸有鶴壁這樣一個城市,是丑角藝術的基地。這里有牛得草,有金不換。我覺得這一點是我非常值得自豪的,也是感覺非常有價值的地方。我師傅生前一直希望能有機會到海峽對岸去演出,宣傳一下豫劇文化。師傅的愿望也是我多年來的愿望和期盼。這次我替師傅圓了他的夢,也為豫劇文化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一定要把師傅傳給我的兩出戲做好、做強,展現給臺灣觀眾。”金不換說。

    據了解,為了將鶴壁市豫劇團以及豫劇“丑角”在臺灣打響,豫劇團更是提前對劇本進行了修改。在近20分鐘的演出中,金不換的表演引發了四次掌聲潮。

    金不換告訴記者,隨著時代的變化,世界變“小”了,溝通更加方便了。和臺灣豫劇團聯袂演出,這在河南豫劇界是前所未有的,臺灣傳統表演藝術節的舉辦對著力打造“牛派藝術”這張文化名片的鶴壁來說,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宣傳平臺,“我們用自己的丑角藝術也促進了兩岸文化的交流及鶴壁在臺灣的知名度。”金不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鶴壁“牛派藝術”這張文化名片充滿了期待。

    5月,金不換將率團再赴臺灣演出

    “‘牛派藝術’感染了全國很多戲迷,各行各業都有‘牛派藝術’的追隨者,‘牛派藝術’的潛力就像是一個寶庫,需要我們戲曲工作者長期挖掘。2011年,央視全年播出了牛派戲曲一百多場,這不僅是對‘牛派藝術’的宣傳,也是對鶴壁的大力推介。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常年都有鶴壁市豫劇團的戲曲節目,這也是鶴壁‘牛派藝術’在臺灣有響亮名氣的一個重要原因。”金不換對記者說,丑戲在過去就是古代的諫官,丑角就是幽默家,在嬉鬧的背后蘊含針砭時弊的智慧。

    談到“牛派藝術”取得的輝煌成績,金不換告訴記者,這全仰仗于他的老師——牛得草先生在世時為“牛派藝術”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夯實了戲曲發展的基礎。“我們只有通過不懈地努力才能不辜負師傅,‘牛派人’一定要把藝術做大做強。”金不換告訴記者,“牛派藝術”在鶴壁發展壯大,也離不開市委、市政府及廣大戲迷愛好者的大力支持。

    “為什么豫劇有生命力,因為我們現在還在走村唱戲。有時在飛機上還能聽到有人在唱戲,這說明在大陸戲曲的受眾廣。同時,我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青年人熱愛豫劇文化,讓豫劇得到更好的傳承,培養更多的豫劇苗子。”金不換告訴記者,市領導對文化和豫劇的重視,讓他感覺鶴壁已出現了一個文化發展繁榮的新高潮。今年5月3日至15日,他還將率鶴壁市豫劇團再次赴臺與臺灣豫劇團聯合演出《七品芝麻官》、《唐知縣審誥命》、《卷席筒》等劇目,給臺灣觀眾奉上一臺臺經典的戲曲盛宴,更好地宣傳鶴壁文化和“牛派藝術”。【原標題:金不換寶島獻藝掀牛派藝術熱 5月將再赴臺演出】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淇河晨報 作者:渠穩 秦穎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