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已年屆七旬的豫東紅臉王劉忠河來到鄭州人民廣播電臺文化娛樂廣播直播間與聽眾交流。首先在《戲迷天地》節目中教唱了他的代表劇目《打金枝》中“有為王金殿上觀看仔細”一段,字斟句酌的教唱、細致入微的講解,讓在場的戲迷以及聽眾受益匪淺。
隨后,在《梨園春秋》節目中向聽眾講述了他在演出《打金枝》《十五貫》《轅門斬子》《血濺烏紗》《朱元璋斬婿》等名劇中的逸聞趣事。劉老師說,在今年春天,他三個月在農村演出了90場大戲,當戲迷得知已經70歲的老人目前還活躍在舞臺,驚嘆不已,紛紛打電話表示敬佩之情。網友魯冰花寫詩贊頌道:九重霄里一真龍,風云天際堪稱雄。中州故里顯忠勇,絲弦為伴山河鳴。一襲黃蟒書天下,三縷黑髯寫秋冬。亦歌亦舞道古今,梨花園里競崢嶸。
附:劉忠河小傳
劉忠河,國家一級演員。唱腔激昂高亢、強勁滄桑、自然流暢,尤其擅長在傳統戲中飾演帝王形象,被譽為“一腔清音,半壁河山”。
1957年,考入河南戲曲學校,先學“凈”角。在校期間,劉忠河曾得到河南豫劇界名人高連榮、張子林、馬雙枝、田來印、湯蘭香等人的言傳身教。
961年,提前畢業后,回到商丘市豫劇團,時年17歲。在《打焦贊》、《打金枝》、《花打朝》中,無論是唱“黑臉”,還是演“紅臉”;劉忠河塑造了不同人物形象,嶄露頭角。 1977年,在繼承唐玉成的唱腔基礎上,結合自己嗓音特點于演出了《十五貫》,引起轟動。從此,《十五貫》一炮走紅。
1980年,劉忠河代表豫劇豫東流派被邀請去河南省參加首屆豫劇流派匯演,又以一出《打金枝》轟動省城。
1986年,中央電視臺專門錄制了劉忠河演唱的《打金枝》、《三打金枝》、《血濺烏紗》等,名滿海內外,被譽為“豫東紅臉王”“豫劇馬連良”。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商丘、周口以及與商丘接壤的山東菏澤、安徽宿州等地開始流傳一句順口溜:“三天不吃饃,也要看看劉忠河。”【原標題:豫東紅臉王劉忠河做客文化娛樂廣播】
國家一級演員劉忠河(左)文化娛樂廣播副總監董菁(右)

年近七十的“豫東紅臉王”劉忠河
主持人陳鵬、劉星與劉忠河合影

劉忠河在直播間與主持人交流
劉忠河認真的為戲迷教唱

集體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