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張曉紅,閃耀在戲劇天空的曲劇新星

2012/5/25 9:34:54 點擊數: 【字體:


張曉紅,閃耀在戲劇天空的曲劇新星

       
    在河南曲劇界,提起青年一代的演員,王派藝術的優秀傳人張曉紅亨有較高的知名度。自幼酷愛戲曲的她憑借天賦、悟性和長期的刻苦努力,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了過來,蓄積了深厚的藝術修養,無論是唱腔和表演,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被業內權威人士稱為當今屈指可數的“曲劇新星”。
       
    張曉紅11歲開始隨業余劇團學戲,因為她身上透出的不一般的靈氣,被當時的老藝人 視為可造之才。果然,通過幾年的艱苦磨練,年僅14的張曉紅就成了團里舉足輕重主角,主演過《卷席筒》、《劉公案》等劇目。 
       
    人們說張曉紅天生就是塊唱戲的料,因為她有副好嗓子。但唱戲并非是單靠好嗓子就能唱好的。戲要唱得好聽,耐聽,有滋有味,還要講究技巧,講究科學的發聲。虛心好學的張曉紅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上戲校,接受正規科班訓練的欲望,在她心里直越來越強烈。
       
    1987年,張曉紅考入洛陽文化藝術學校,主攻曲劇專業,邁上了藝術道路的新起點。在藝校學習三年,張曉紅是最苦的學生,因為家境不佳,她必須生活儉樸。她也是最刻苦的學生,因為她的理想遠大,就必須加倍勤奮,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三年的光陰,她一刻也不敢虛度。三年的努力,讓她從對藝術的懵懂狀態到對藝術有了深刻的理解。她領悟到了聲腔藝術的奧妙與真諦,也體會到了表演藝術的復雜與高深。
   
    1990年,張曉紅畢業后被分配到洛陽市曲劇團,主攻花旦、閏門旦和青衣,她以扎實的演唱基本功很快脫穎而出,受到領導和前輩們的青睞和賞識。然而,時逢戲曲的低潮階段,演出機會不多,但她不急不躁,從不怨天尤人,始終保持平和而積極的心態,一如既往地堅持學習訓練,毫不松懈。隨著藝術素養的不斷加深,她的唱腔和表演漸入佳境,逐步走向成熟。
       
    這些年來,張曉紅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普通演員到聲名鵲起的曲劇新星,是由她的一個個獎杯和榮譽托舉起來的。但這些獎杯和榮譽,是她用不懈的藝術追求換來的,是她用對戲劇藝術摯愛之情和辛勤汗水鑄就的。她付出了多少異常的艱辛?又犧牲了多少尋常的幸福,別人是無法了解的。在別人休假或娛樂的時候,她卻不敢享受安閑,工作之余還要練功。她的孩子還在哺乳期時,她仍然堅持隨團下鄉演出。那時,她只好把孩子帶在身邊。她在前臺演出,孩子就擱在后臺。孩子啼哭時,同事們就用溫開水喂孩子。
   
    張曉紅是位戲路寬,可塑性強的演員,她原本就是豫劇、曲劇一起學,豫劇、曲劇都會唱。她的一副好嗓子是先天的優勢:音域寬廣,音質純正。所以,她的唱腔既有穿云裂石的激越高亢,亦有輕柔細膩的低回婉轉。最難能可貴的是她對表演藝術的執著和投入,在舞臺上,她好像不是在演戲,不是塑造一個角色,而是把自已完全融入戲中,她就是實實在在的戲中人。角色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就是她本人正在經歷和感受著的真實情感。所以,她所演繹的人物的精神世界是深切感人的,她所塑造的角色是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
        
    有專家評論張曉紅的唱腔“高音區明亮而不尖噪,中音區寬厚且有光彩,加上她在吐字送韻上磨礪出的功夫,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準”。《周仁獻嫂》中有段長達60多句的唱段,張曉紅唱得字正腔圓,聲情并茂,疾徐有度,如泣如訴,淋漓盡致地刻畫了人物的精神內涵,充分展現了表演藝術的震撼力和感染力。著名戲劇評論家荊樺先生評論她的演唱是“激情滿懷,其唱腔的爆發力與穿透力,可以達到極致。”而在《柜中緣》中,她的唱腔又是那樣的清亮甜美,柔婉細膩。更可稱道的是她表演,動作嫻熟老練,輕巧靈活,將一個心靈手巧,嬌俏可愛的小家碧玉塑造的活靈活現,生動傳神。
       
    在拜師之前,張曉紅已經是聞名洛陽的曲劇名角。2001年,河南電視臺“梨園春”欄目,把她作為洛陽戲曲第一新人推出,連續三期現場直播的《周仁獻嫂》、《竇娥冤》、《柜中緣》后,她在全省曲劇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2002年,中央電視臺11套“戲曲頻道”又連續播出了張曉紅主演的《周仁獻嫂》、《紅樓夢》、柜中緣》等劇目,她以出色的唱功和表演征服了廣大觀眾,引起眾多戲迷和戲劇界人士的關注。但她并沒有因此而飄飄然,她明白,跟老藝術家相比,她還有很大的差距,要想取得更大的進步,就必須突破現有的局限,開闊視野,向名家求教,于是,她終于下定決心到鄭州拜見仰慕已久的老藝術家王秀玲老師。對于 張曉紅,王老師曾幾次看過她的演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當張曉紅提出拜師請求時,一向愛才惜才的王老師欣然應允。
       
    張曉紅的唱腔和表演在廣大觀眾看來,已是無可挑剔,但在王老師的眼里,還是略顯粗糙,不夠規范和嚴謹。天資聰慧的張曉紅,在嚴師的指點下,心有靈犀,進步極快,基本掌握了王派藝術的四大特點:美、魅、嬌、脆。張曉紅深刻領悟了王派藝術的奧妙,并遵從恩師的教誨,沒有墨守成規地模仿,而是依據自身的特點,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王秀玲老師評價她這位得意弟子時說:曉紅是個很有靈氣的好演員,她的嗓子和身段都不錯。她學習王派藝術后,靈活地繼承和發展,唱腔和表演都糅進了個人的風格,另有一番味道,也具有時代感。有這樣的好學生,不但對王派藝術的發展是件幸事,對整個曲劇藝術的發展也是一件幸事。【原標題:張曉紅,閃耀在戲劇天空的曲劇新星】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時代演義》雜志社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