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哀樂嗚咽,淚雨紛飛。昨天,深圳市殯儀館內,近千名群眾從四面八方趕來依依惜別一代名醫、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名譽院長郭春園。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房書亭等有關方面領導及深圳市領導白天、王穗明、王京生、梁道行、廖軍文等參加了昨天的追悼大會,向大醫作最后的告別。
2月28日,因醫學和教學需要長期被X線照射罹患皮細胞癌的郭春園,終因醫治無效,撒手人寰,離開了這個有著他無限牽掛的世界,離開了這個無數人牽掛他的世界。
依依惜別好醫生
許多市民趕到靈堂,向郭老送上他們最后的敬意。某單位職工在花籃上寫道:“鞠躬盡瘁為患者,大醫大愛寫丹心”;學生們也送來了牌匾:“醫術精湛,耿耿丹心,妙手回春,桃李滿園”;一患者稱郭春園“一生淡泊名與利,樂栽桃李滿天下”……
郭春園的繼任者、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院長黃明臣說:“老院長精湛的醫術、博大的愛心和他的人格魅力,在患者心中樹起了一座豐碑。他是每位醫務工作者的楷模。我們要繼承老院長的遺志,把平樂正骨醫學、祖國醫學發揚光大。”
郭春園的兒子郭維玉幾次哽咽得無法說話,作為深圳市福田人民醫院的骨傷科主任,他的手和父親一樣,由于長期在射線下工作也開始變形。雖然父親最終倒在了那雙造福了無數人們的手上,但郭維玉依然表示會接好父親的班,“雖然爸爸把一生奉獻給了黨和國家、人民,但他這一輩子值得了,因為人民沒有忘記他。”
郭春園的關門弟子、平樂骨傷科醫院醫生武春雨對老師說:我們不會辜負您平時的教導,會成為一個好醫生的。
福田區人民醫院院長莊俊漢說:郭老走了,但他的精神已成為深圳乃至全國醫務者的激勵。我們送走他,但會留下他的精神,我們會在他的激勵下,時時刻刻想著如何為人民服務。
郭春園走了,帶著那么多的榮譽——國家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認定的全國500名老中醫之一,國家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領導小組授予的“時代先鋒”稱號(全國僅10人獲此殊榮),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追授的“人民健康好衛士”稱號等。郭春園走了,帶著無數人的不舍。
大醫事跡感動中國
春節前后,一名醫生的事跡感動了深圳,隨后又通過更多媒體的傳播感動了全國,他,就是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名譽院長郭春園,洛陽平樂郭氏正骨第5代傳人之一,全國著名老中醫。
郭春園生于中醫世家,早在清嘉慶年間,平樂郭氏正骨就聲名遠播,他的先祖曾給皇室醫治骨傷疾患。60多年來,郭春園精研專業,勤求古訓,遵古而不泥古,發揚而不離宗,繼承和發展了平樂郭氏正骨技術。他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骨折,在X線透視下進行手術,以鋼針撥導、鋼針貫穿、絆針治療撕脫移位骨折等高超醫術,使無數患者受益。
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郭春園打破平樂郭氏醫術不外傳的家訓,用自編教材先后開辦了5期中醫骨傷科學習班,帶徒197人,其中的100余人已經成為骨科專家。1956年,他懷著對黨和國家的深厚感情,獻出了郭氏家傳正骨秘驗方,并編著《平樂郭氏正骨八法》一書,成為我國第一本正式出版的骨科專著。
早年,為了帶徒和把握患者最佳正骨位置,他常常徒手在X光線下為患者正骨。由于長期接觸X光,他的雙手被灼傷,斑點累累。從69歲起,他的右手中指就開始慢慢潰爛,傷口長期化膿,不能愈合,血肉模糊,而且兩只手經常奇癢難忍,要常浸到熱水中去燙。為了防止長期潰爛的手發生癌變,醫院不少人勸他截指,但他一直不肯。他說:“沒有了手指,我拿啥去給病人看病,我年紀大了,能幫一個病人算一個。”
2001年8月,人們不愿看到的事還是發生了,郭春園的患指處被查出了鱗狀上皮癌細胞,郭老不得已才接受了左手食指截除術。手術前,當常年纏裹的紗布被撕開,血肉模糊的殘指露出真容時,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不少醫護人員背過身去偷偷擦拭眼淚,而郭老卻舉起手風趣地說:“這是我的行醫執照。”
2002年,79歲高齡,已被查出患鱗狀上皮癌的郭春園,作出了一個異乎尋常的決定:不要任何專利權,不要一分錢提成,將凝聚了郭家幾代人心血和智慧的13種祖傳秘方、驗方的專利權全部捐獻給國家。
對于患者,郭春園總是希望能夠多幫一個人,尤其那些困難群眾,別說收取紅包,連專家的掛號費也主動降低到20元錢以下,像他這樣的全國名醫,掛號費可以定為100元。但郭春園堅決不同意,“深圳有錢人多,但骨傷病人中民工多,窮人多,20元掛號費已經不少了”。在他的堅持下,醫院只好把他的掛號費降低到了20元。
大醫最后一筆捐款
春節前,衛生部副部長佘靖帶著中央和衛生部領導的問候專程來深看望郭春園,記者跟隨一同前往采訪,佘靖在病床前握著郭老的殘手問他有什么想法,他說,希望能早日回到一線給患者看病。這距離他離開的時間不過短短月余,當時他已經奄奄一息。
彌留之際,他把5萬元慰問金全部捐獻給了困難群眾,他說也許這是為老百姓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其實他不知道,他為人們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就是蕩漾在人民心中永恒的感動和激勵,即使他走了,精神永存!
得知郭春園病逝的消息,佘靖說:“郭老始終銘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救死扶傷作為自己最大的追求。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郭老的逝世,使我失去了一位良師益友。”
一個共產黨員的奉獻
作為一個共產黨員、一代名醫,郭春園的貢獻遠不止此。他一生中創辦了兩所國有醫院,為國家創造了數千萬元的財產。解放初期,郭老響應黨的號召,帶著技術和家產參加了聯合醫院。1953年任鄭州市管城區聯合醫院主任,主抓醫院業務工作,這所醫院就是現在的鄭州平樂骨傷科醫院,在郭春園及歷任院領導的努力下,如今的鄭州市骨科醫院已成為擁有近千張床位的三級甲等醫院。
1985年,郭春園兩手空空來到了深圳,19年前的深圳,就像一個大工地,條件異常艱苦,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創建了深圳平樂骨傷醫院。
他走了,揮揮手沒有帶走一片云彩,可是卻留給國家數千萬的財產,臨終前,惟一一個學醫的小孫女大學畢業想到深圳的爺爺跟前工作,結果爺爺對她說:“我是一名黨員,要按照制度辦事,我是國家的名中醫,帶徒弟只能帶中級職稱以上的醫生,你大學剛剛畢業不符合條件,你先把中級職稱考下來,再參加深圳醫生的統一招考,如果你能考上你就來深圳,我一定帶你”。結果這個爺孫之間的約定成了永遠的遺憾,其實,只要他打個招呼,大學畢業的小孫女就可以到深圳來上班。
靈堂前,小孫女說:“爺爺我理解您,覺得你很平凡,但是真偉大!有一天我會來深圳,憑借我自己的能力,我是您的孫女,我不會給你丟臉,走好啊,爺爺!”名醫逝去,精神永存。
人們流著熱淚,依依惜別大醫郭春園。【原標題:千人揮淚送別大醫郭春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