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權術的秦朝丞相李斯為何敗于宦官趙高?(2)
2013/8/1 8:32:4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原因無他,就是我們下面說的第二點。
第二點:趙高獨占了跟皇帝的聯絡權。
當初在沙丘的時候,趙高問李斯:“如果扶蘇繼位的話,跟新皇帝的關系,您與蒙恬相比如何?”李斯說:“不如。”
李斯未曾細想:“胡亥繼位之后,跟新皇帝的關系,自己與趙高相比如何?”
二世繼位之后,長期不見群臣,他幾乎就只從趙高那里獲得關于國家局勢的報告。趙高也極力攛掇二世荒唐游幸。
有擁立大功的李斯,反而見不到皇帝。
這個情況,李斯都知道。
那李斯怎么能指望,通過一份書面報告,說趙高謀反,皇帝就會相信自己呢?
皇帝接到報告,可能會這樣想:
“趙高先說你謀反,你后說趙高謀反。你的話不能信。”
“趙高,我天天都見,他的建議,都是讓我高興的事情,怎么可能謀反?”
李斯當初在荀子那里學的是帝王之學,在他跟秦始皇的關系中,他獲得了成功,他得到了秦始皇的信任。在二世手下,他的帝王學基本就沒有什么用武之地:李斯對秦二世幾乎沒有影響。
我們知道,凡是跟皇帝關系密切的人,接近權力中心的人,相對于其他人,在權力斗爭中占有優勢。也因此,歷代想要固寵的人,無不想方設法打聽皇帝的愛好,揣摩皇帝的心思,不惜重金打通與皇帝的聯絡渠道。但李斯卻不此之圖,在與皇帝的聯絡中,居然借助自己的敵手!敵手怎么會給他這樣的好機會呢?
第三點:政治斗爭需要自己的班子。
李斯貴為丞相,百官之首,但沒有自己的私人勢力集團。這也許是秦始皇沒有懷疑他的原因。在始皇帝活著的時候,靠著皇帝的完全欣賞與信任,李斯的地位是牢固的,韓非出現的時候,李斯略施小計就去除了這個威脅,李斯不需要結黨。
始皇帝活著的時候,李斯也不能結黨?如果被皇帝發現,李斯將無以自辯。
但始皇帝死了。新皇帝最信任的人不是李斯自己。這一點,李斯很長時間以來都沒有認真考慮。即使認真考慮了,也沒有認真采取行動。
趙高已經成為自己政治上最大的敵手,在趙高的勢力還沒有膨脹的時候,立即建立自己的勢力集團,以李斯的地位,他是可以做到這一點的。
雖然法律規定皇帝擁有最高權力,李斯知道,這個權力的“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二世初登大寶,沒有經驗,如果李斯有心的話,完全可以組建自己的班子,把持朝政。
但李斯沒有做這些。
他的敵手趙高很快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脅迫一些朝臣,當然,我們也不排除有真心投靠的朝臣,很快建立了一個與李斯相對的集團。等到這個集團實力坐大,李斯想要反擊的時候,一切都已經太晚了。
李斯為什么沒有建立自己的集團?據分析,可能跟呂不韋的命運有關。
呂不韋在秦國建立了自己龐大的政治勢力集團,李斯初到秦國,就參加了這個集團。但始皇帝親政之后,很快就摧毀了這個集團,李斯作為集團一份子,受到牽連。李斯親眼看見了呂不韋集團的敗亡,可能他會暗暗地想:以后我坐到呂不韋那個位子,絕對不能像他這樣干。
我們有了這些認識之后,再來詳細考察李斯的一生,就會有更深的感悟。【原標題:精通權術的秦朝丞相李斯為何敗于宦官趙高?】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網 2007-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