黝黑的臉龐,高大的嗓門,走哪兒都帶一把嗩吶,這就是韓鐵賓給人的第一印象。今年40歲的韓鐵賓出生于嗩吶世家,在杞縣提起他的名字,人們都會伸出大拇指稱贊:他嗩吶吹得好,是我們這里的“嗩吶大王”。
韓鐵賓家住杞縣傅集鎮新莊村,這個村子里有300多位居民,卻有近200人吹奏嗩吶,是遠近聞名的“喇叭村”。韓鐵賓出生于嗩吶世家,他的祖先在清末時就是當地頗有名氣的嗩吶吹走里手。到了他父親這一代,更是杞縣南部嗩吶行里的吹奏高手。韓鐵賓從小隨父學藝,早得真傳,為他以后的嗩吶演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91年11月,韓鐵賓光榮入伍。在部隊舉辦的元旦晚會上,一曲《咱當兵的人》吹奏未完,便贏得了全軍首長和官兵的陣陣掌聲。1992年,部隊送韓鐵賓到廈門集美師專藝術系深造,并專門定員為文工團的嗩吶演奏員。
轉業后,韓鐵賓為了服務群眾,在縣城東關辦起一個集歌舞、戲曲、小品、嗩吶為一體的藝術團,并為經濟有困難的學員包吃包住。他經常帶領藝術團到傅集鎮敬老院為老人慰問演出,主動為汶川、玉樹地震災區捐款捐物,并到汶川災區為災民義演。10多年來,韓鐵賓在省市和軍隊舉辦的音樂大賽中獲各類獎16次,被譽為軍地優秀嗩吶演奏家和“嗩吶王”。
韓鐵賓的嗩吶音域寬廣、高亢,演奏嫻熟,聲情并茂,且演奏音色純正,婉轉而甜美,給人以悅耳的感覺,被評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我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復員多年來,韓鐵賓多次參加省、市、縣舉辦的各種文藝活動。面對多種榮譽,韓鐵賓沒有驕傲,他說:“我出生在嗩吶世家,要大力弘揚民間文化,把嗩吶這門藝術發揚光大,對得起群眾送給我的‘嗩吶大王’這個稱號。”本報記者 安娟娟【原標題:“喇叭村”里的“嗩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