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 釋文: 亦欲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草創(chuàng)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司馬遷語 秋萍
草書 自作詩(局部) 釋文: ……興致時,自古芳春能有幾?天知!日月休教再轉移。南鄉(xiāng)子 冬日與道友游清明上河園 者番別后說鄉(xiāng)情,酒意濃時話語輕。
胡秋萍 女,1962年 8月生于河南開封。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草書委員會委員、書法培訓中心教授。
日前,胡秋萍尋訪吉水縣黃橋鎮(zhèn)湴塘村楊萬里故里,記者帶著書法創(chuàng)作方面的問題對其進行了專訪。
記者:您不遠千里來到吉水尋訪楊萬里故里,說明您崇敬楊萬里,喜歡他的詩歌。請問他的詩歌風格對書法創(chuàng)作能帶來何種啟發(fā)?
胡秋萍:楊萬里詩最大的特色是小處見大,樸實無華,平凡中見境界。我們今天的書法創(chuàng)作也應該這樣,少賣弄技巧,多注重平實自然的書寫狀態(tài)和自我性情的抒發(fā)。此外,書法家也要加強包括文學在內的國學修養(yǎng)。
記者: 在當今中國書壇,您以草書聞名。看您的大草作品,線條老辣勁健,有大氣磅礴之勢,看不出乃女性所作。對于草書作品,許多人看不懂,能否給讀者簡要介紹一下您的取法和藝術風格?
胡秋萍: 我小時候習書從顏(顏真卿)柳(柳公權)入手,也是因為我性格的原因,喜歡這種有大氣象的書體。后來臨習米芾、王鐸的行書和草書,在“二王” (王羲之和王獻之)碑帖上也下了不少功夫。我在創(chuàng)作上追求的是王鐸的氣勢、魏晉人的筆法,同時結合當代人的審美意趣,書寫自我靈性。我的藝術風格概括起來 六個字,即“率真、坦誠、厚重”。藝術是講個性的。每個人的書法都有各自的符號,這就是風格。每個人的藝術風格都是由其性格和審美取向所決定。
記者:當今喜歡書法的人很多,但寫草書的相對較少,尤其草書真正寫得好的更少。請您談談草書創(chuàng)作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胡秋萍:適合寫草書的人一定是“極理性、極浪漫”。因為草書是“瞬間的功夫”,不理性的人寫草書就會像瘋子發(fā)瘋,不浪漫的人寫草書就會縮手縮腳放不 開。因此,只有“理性”和“浪漫”結合得很好的人,寫草書才能把控自如,盡情發(fā)揮,步入佳境。草書是書家宣泄情感的最佳書體,看起來洋洋灑灑,有的似乎雜 亂無章,實際上“理性”無處不在,每一筆都應符合草法,章法布局都很有講究,草書創(chuàng)作應該是“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當然,在狂草的創(chuàng)作中,雖然也講字法、 章法規(guī)則,但又是即興發(fā)揮的,可以在用筆、線條、結構規(guī)則的基礎上展開想象進行變異或變體,這種想象能力和詭譎的應變能力正是草書作者最珍貴的素質,也是 必須具備的天賦。
具體到創(chuàng)作一幅草書作品的時候,要注意節(jié)奏變化,在結構、章法、形式組合中要有意制造“矛盾”,如大小、粗細、方圓、 曲直、遲速、輕重、疏密、虛實、欹正、濃淡等,然后將這些“矛盾”化解其中,使整幅作品顯得很和諧。沒有一點大開大合,還叫什么大草?只有敢于制造險絕, 并用智慧使其復歸平正,才是一幅真正好的草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