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弘揚將軍的革命精神,激勵后人圖強奮進,一九八四年由中共河南省委報請中共中央批準,在將軍故鄉建立“彭雪楓紀念館”。
該館占地十九點六畝,主體建筑二千三百五十一平方米,建筑宏偉、壯觀。青銅雕像矗立廳前凝視千秋,再現將軍的勃發英姿。
開館以來,接待了中央、省、市領導和大批全國各地、各界群眾,成為進行革命傳統、愛國主義教育的最佳活動場所。將軍的輝煌業績和革命精神,贏得了億萬人民的共同敬仰,成為激勵人們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
中共中央最近確認的三十三位軍事家之一的彭雪楓同志是我黨我軍著名的青年將領,是一位德才兼備、智勇雙全的優秀政治家和軍事家。他自一九二五年獻身革命,二十年如一日,“對黨忠貞,為民赴湯”,“功垂祖國,澤被長淮”。在中國革命史上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被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譽為“中華民族英雄”、“共產黨人好榜樣”。
一九零七年九月九日,雪楓同志誕生在河南省鎮平縣七里莊一個貧苦的農民家中。大革命時 期,他在黨的影響教育下,接受了馬列主義,投身“五卅”運動。一九二五年五月加入共青團。一九二六年九月轉入共產黨。積級從事學運、農運、兵運、組織參加了北京南苑暴動。成為北京東城區著名的學生運動領袖和地下黨負責人。一九三零年五月,奉命到紅軍中工作,歷任紅軍大隊政委、支隊長、師班委、師長、江西軍區政委、中央軍委第一局(作戰局)局長、縱隊司令員等職。在戰斗中,他身先士卒,披堅執銳,首登長沙城,喋血八角亭,殲敵婁山關,直下遵義城,四渡赤水,橫渡金沙江,飛越大渡河,進軍天全城,攀登大鼓山,通過大草原,鏖戰直羅鎮,他所指揮的部隊屢為前鋒,戰績卓著。成為紅軍時代聞名全軍的青年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