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碗清湯詩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問人間事,亂世文章不值錢。
祭灶,是中國民間源遠流長、普及各地的祭祀活動。灶神,亦稱灶君、灶王,民間則把灶神夫婦稱之為灶王爺爺奶奶。相傳他的職能是“居之民間,司察小過,作遣告者”,“晦日歸天,白人罪”,掌握人們的壽夭禍福,是與人們距離最近的神。因此,人們對他既害怕,又離不開,還不能敬而遠之。根據社會生活的“潛規則”,人們認為,既然可以行賄通官,亦當行賄通神,于是形成一種獨特的祭灶風俗。故鄉河北農村,每到臘月二十三日,即傳說灶王回天之時,都要在灶王面前擺上麥芽糖(即時下流行的“封口費”),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的對聯,希望他在玉皇大帝面前隱惡揚善,為自己降福消災。
呂蒙正祭灶別具一格,只供一碗清湯、一首詩,不僅沒有阿諛奉承,而且牢騷滿腹,請灶王在玉皇大帝面前直言:身逢亂世,斯文掃地,文章不值錢了!應當說,這種反潮流精神是相當可愛的。【原標題:品詩探源二:呂蒙正的祭灶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