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中,宗璞先生還寫下了“管理舊物、創造新史”的留言
南陽日報報道:9月25日,著名作家宗璞在馮友蘭研究會會長劉振山的陪同下,到臥龍區檔案館瞻仰父親馮友蘭先生的遺物,睹物思人,感慨萬千。宗璞先生希望有關部門管理好、利用好這些檔案,發揚光大馮友蘭先生的哲學思想。
馮友蘭(1895-1990),唐河縣祁儀鎮人,是我國20世紀屈指可數的哲學大師。在將近一個世紀里,他本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精神,接續儒家正統,融會百家,貫通中西,筆耕不輟70余載,留下了“三史”、“六書”等近700萬字的珍貴文化遺產。
在臥龍區檔案館三松堂內,大量的文字、圖片展示了馮友蘭先生光輝燦爛的一生:耕讀傳家、尋求真理、舊邦新命、六書三史、哲學光芒。另外,該展廳還展出了馮友蘭先生生前使用過的書柜、茶幾等日常起居用品。在臥龍區檔案館特藏特色庫內,還珍藏著馮友蘭先生遺留的607頁、100卷手稿,生前使用過的文房四寶,以及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印度前總理尼赫魯贈送給他的禮物等。該館收藏的關于馮友蘭先生的文物檔案共有357件。
一把椅子,一件衣服,一幅照片對于宗璞先生來說,都是那樣的親切、那樣的熟悉,都能喚起她對父親幽深的記憶。宗璞說,“馮學”和“馮友蘭現象”是值得研究的一種中國文化現象,有著深刻的內涵和廣泛的外延。臥龍區檔案館保存的這些珍貴檔案,要充分宣傳好、利用好,讓馮友蘭的哲學思想成為更多人的人生鏡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