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稱諸葛亮為最虛偽的男人
2012/4/20 14:53:05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在這個被視為娛樂致死的年代,諸葛亮惹誰了?沒有人知道。
最近,除了有人要求從中學課本中刪除《出師表》外,更有人著書評價諸葛亮是“中國最虛偽的男人”,并聲稱劉備三顧茅廬是虛構,《出師表》暴露了諸葛亮的政治野心。
“現在看來,西安教授胡覺照的觀點只是鉆牛角尖,所謂作家梅朝榮的品評,就明顯是想‘殺’諸葛亮成名得利。”南陽師院教授、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聶振弢認為,說白了,就是為了吸引讀者眼球,賣書賺錢。
這種靠往古人身上潑臟水而成名的行徑值得文化圈和整個社會去集體反思,畢竟,這和純學術探討相去太遠。
【一語驚人】諸葛亮是“中國最虛偽的男人”
幾乎一夜之間,梅朝榮突然揚名天下。這緣于他的新作——《梅朝榮品諸葛亮:中國最虛偽的男人》。
2007年7月,這本書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
僅僅從各篇小標題中,讀者就能清楚看到梅朝榮對諸葛亮的評價:前期作秀,裝神弄鬼,假仁假義,左右逢源,溜須拍馬,欺下媚主,唯我獨尊,貪圖權力,罪孽深重,笑里藏刀等等。這些四字詞語皆用來形容諸葛亮的為人處世,極盡貶低之能。
今年7月,媒體最先報道此事。這本書的社會反響之猛烈,也讓人感到意外。在網絡上,贊揚與破口大罵者論戰不休。有人認為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美化了諸葛亮,該書則將諸葛亮還原;但也有人指責梅朝榮東施效顰,想學易中天,“想利用三國為自己炒作一番,順便賺些票子花花”。總體來說,罵聲居多。網友“神一樣的人”將這本書稱為“小學生水平”。
在梅朝榮看來,“他(諸葛亮)的智慧是一種偽智慧,他的忠心是一種假忠心,他的輔佐是一種假輔佐。他是完完整整地演示了一生的虛偽。”
【民間抗議】梅朝榮信口開河只為炒作自己
在諸葛亮故鄉南陽,這一話題正沸沸揚揚盛傳,很多人對梅朝榮的這本書強烈不滿,嚴重抗議他的這種非學術行為。
南陽諸葛亮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南陽市博物館副館長張曉剛就是其中之一。“梅朝榮太過分了!”昨天上午,張曉剛告訴記者,梅朝榮的那些考證根本不符合史實,沒有一個能站住腳。比如,到底諸葛亮是毛遂自薦,還是劉備三顧茅廬。
梅朝榮在該書第29至第34頁寫道,諸葛亮認定劉備是個績優股,于是找上門自薦,劉備覺得他是人才,就多次回訪,并懇請出山輔佐。所以,他的結論是:“所謂的三顧茅廬只不過是民間傳言,以及歷史演義小說的創造。”
張曉剛說,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這是大臣給當朝皇帝的奏章,也是史學界公認的首選資料。
關于此事,歷史上曾有過“自薦”說,出自魏國人魚豢《魏略》,后被晉時司馬彪《九州春秋》沿襲。“但這從未被史學界接受。”張曉剛解釋說,魚豢寫書時,三國尚未結束,當時魏蜀是敵對國,這只是他在沒有史料情況下的猜測而已。
張曉剛認為,梅朝榮的品評就像一個口無遮攔的人信口開河,這是近期品評歷史人物中的極端事件。
【《出師表》風波】教授激辯《出師表》是否宣揚愚忠好戰
諸葛亮的麻煩不止這一樁,為了廣為傳誦的《出師表》是否應撤出中學課本一事,一個多月前,河南陜西兩名教授專門在鳳凰衛視的組織下進行了一場激辯。
今年3月,陜西省委黨校退休教授胡覺照在博客上提出,諸葛亮的《出師表》作為初三語文必修課文,宣揚“愚忠”“好戰”思想,應撤出中學教材,換上同時代華歆的提倡民本思想的《止戰疏》。胡還給教育部寫了建議信。
與之針鋒相對的是,河南專家認為《出師表》入選中學語文教材,是因為它的文學價值,是教中學生如何理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此后,鳳凰衛視以“該不該把《出師表》剔除出中學課本”為題,在北京組織胡覺照與聶振弢進行辯論。
昨天上午,聶振弢告訴記者,胡覺照是沒有吃透《出師表》的內涵,這篇文章實際上體現了諸葛亮一心為國,鞠躬盡瘁的精神。而華歆的《止戰疏》從文采上無法與之相比。
對于梅朝榮及新書,聶振弢評價說,為了賣書賺錢和出名,這些人不惜往古人身上潑臟水,胡說八道,不值得多談。
【大眾娛樂】“學術超男”“學術超女”帶來的反省
離開學校課堂,走上公眾講壇,這是如今愈來愈多的大學教授及專家學者的流行做法。這其間,不可避免的有觀點碰撞和分歧,但像梅朝榮這樣的有些過激。
以易中天和于丹為例,二人借助《百家講壇》,將深邃的學術研究,用最鮮活生動的語言為聽眾解讀全新的《三國演義》和《論語》。這些在大學里默默無聞的人突然風靡一時,瞬間成了名人,迅速走紅,傾倒眾生。“我認為這種講壇非常好。”溫州大學民俗學碩士楊旭東關注這一課題已半年多,他認為,由于目前快節奏的社會生活方式,很多人沒有時間去重溫經典,但骨子里卻渴望。【原標題:教授稱諸葛亮為最虛偽的男人】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