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崗寨農民起義
2012/5/3 9:27:5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隋朝末年,隋煬帝暴政,各地農民紛紛揭竿而起。611年,震動全國、以翟讓為首的瓦崗寨(今滑縣瓦崗寨鄉一帶)農民大起義就這樣暴發了。
翟讓,韋城(今滑縣東南妹村)人,原在縣衙當獄吏,因不滿暴政,暗地放跑了不少無辜百姓,被判死罪。611年,曹主黃君漢看他胸有大志,氣度不凡,私下放了他。
翟讓與哥哥翟弘、侄兒翟摩侯等人連夜趕到瓦崗,樹起了反隋大旗,周圍數十里貧民紛紛參加,史稱瓦崗軍。曹州濟隆人單雄信、衛南(今滑縣英公村)人徐茂公,當地富戶賈雄,在內黃潭口村起義的王伯當也前來投奔。他們殺貪官惡霸,開倉賑濟百姓,當時農民唱道:扶著爺,攙著娘,攜著兒女上瓦崗,瓦崗寨上吃義糧。
瓦崗軍發展迅速,大業十年(614年),翟讓率兵攻克鄭州、商丘一帶的郡縣,控制了從開封到浚縣段河運。
615年,隋煬帝令齊郡通守張須陀率兵鎮壓。瓦寨軍被迫放棄鄭、宋,堅守瓦崗。
616年,貴族出身的李密在追隨反隋起義軍楊玄感兵敗后,也投奔了瓦崗。李密自幼熟讀兵書,腹有良謀,很快得到重用,成了瓦崗軍的參謀。在李密建議下,瓦崗軍兵分三路,翟讓攻韋城,占領東郡白馬;單雄信攻浚縣、湯陰、內黃;李密攻濮陽、范縣。同年10月,李密獻策西取洛陽,直搗大隋腹地。隋煬帝急令張須陀率兩萬精銳增援。翟讓吃過張須陀的虧,不敢迎戰。李密分析,張須陀勇而無謀,非?癜粒T敵深入,一戰可擒。李密與徐茂功、王伯當率精銳伏于滎陽大海寺北密林中。翟讓把張須陀引入大海寺,李密一聲令下,伏兵四起,殺聲震天,斬張須陀于馬下。瓦崗軍取得了西征的第一個大勝利,接連又攻下許多郡縣,威名大振。
大業十三年(617年)春,瓦崗軍出奇兵奪取了隋朝最大糧倉興洛倉(在舊鞏縣東),“開倉恣人所取,老弱襁負,道路不絕,眾至數十萬”。隊伍發展到幾十萬人,成為全國最強大的一支農民革命武裝。
大業十三年二月,瓦崗軍建立政權,翟讓把帥位讓給李密。李密稱魏公,置三司六衛,改大業十三年為永平元年,擴筑洛口城(即興洛),方圓40里,為義軍首府。
隨著瓦崗軍戰果的不斷擴大,內部也逐漸出現了分裂,最終李密在一次宴會上殺害了翟讓,引起眾多將士不服。不久,瓦崗軍被王世充擊潰,李密率殘部投唐。轟轟烈烈的瓦崗寨農民起義至此失敗。【原標題:瓦崗寨農民起義】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廣電報 作者:齊瑞申 200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