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謁絳縣周勃墓
2012/5/2 16:38:5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如果不是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鑲嵌在絳縣城門樓上的《漢封邑》石匾額和明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矗立于絳縣儀門樓前的《絳侯封邑》石碑的佐證,即使有再多的權威史料的記載,我也不敢將西漢赫赫有名的大將軍、相國周勃與生我養我的腳下這片土地聯系在一起。
然而,這的確是不容否認的事實。為了探訪這一史碑載道的英雄業績,近日,我再一次來到絳縣博物館,瞻仰了陳列在期間的《漢封邑》和《絳侯封邑》石匾、石碑,并來到英雄的安葬地同時因英雄而名的絳縣勃村,再一次拜謁了周勃墓。
在勃村北部這一空曠的高塬,我憑吊著英雄的魂靈,思緒也化作一團幽靈,穿越時間隧道,向西漢時代走去,追尋著英雄那震撼人心、彪炳千古的足跡。
周勃(?――公元前169年)的祖先原為卷縣(今河南原陽西南)人,后遷到沛縣(今江蘇沛縣)。周勃少時家貧,靠編織養蠶用的蠶箔為生,并常給辦喪事的人家吹蕭。后來習武練箭,成了一名能拉強弓的勇士。
早在劉邦在沛縣起事時,周勃就以中涓親近侍從的身份,隨沛公攻打胡陵,打下方與。又攻打豐邑,在碭郡打擊秦軍并攻破城池。在攻占下邑時,他沖鋒陷陣,率先登城,高祖賜給其五大夫的爵位。攻取蒙邑、虞縣,平定魏地,進攻爰城、東緡,直達栗縣,都各個擊破。攻打嚙桑,周勃又是最先登城。在東阿城下大破秦軍,又追擊至濮陽,攻下了甄城。攻打了都關縣、定陶,襲取宛朐,活捉了單父的縣令。夜襲,再進攻張縣,其軍隊作先鋒到達卷縣,攻破城池。打擊李由軍,在攻打開封的戰役中,他的軍隊表現最為出色。后來秦將章邯擊敗項梁,劉邦與項羽引兵東去。有一年二月,楚懷王封劉邦為安武侯,擔任碭郡長官。劉邦拜周勃為虎賁令。因隨劉邦打擊王離、趙賁等的軍隊,攻城掠地,直至藍田,進軍咸陽,滅亡秦朝。
項羽入咸陽封劉邦為漢王,漢王賜周勃為武侯。入漢中后拜為將軍,隨韓信平定三秦,以懷德縣為食邑。周勃先攻槐里、好??;然后北擊趙賁、內史保于咸陽;擊章平、姚?n軍;西定源,還攻下?d、頻陽;圍章邯于廢丘;西擊益已軍;攻上??;東守?i關。周勃在這一系列的作戰中總是當先破敵。
后來轉而攻擊項羽,先由鎮蟯關重地,后率軍投入成皋主戰場,也總是奮勇當先。漢高祖五年,率軍攻取泗水、東海兩郡,共拿下22個縣,并守雒陽、櫟陽,賜予潁陰侯灌嬰共食鐘離。正是由于周勃在劉邦起義以來的浴血奮戰,功勛卓著,特別是后來在隨高祖打擊燕王臧荼的反叛過程中,功勞最大,所以在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賜給周勃列侯的爵位,分封剖符世世勿絕。享有絳縣8180戶的食邑,號稱“絳侯”。
文帝即位后,賞賜有功之臣,提周勃擔任右丞相,賜黃金5000斤,食邑增加到10000戶。許是擔心功高蓋主,許是欲退隱政界,周勃辭職返封邑絳縣。不久丞相陳平去世,文帝又將非其莫屬的周勃召來,復任丞相,拯救危局。10個月后,在政局趨于穩定、文帝分散諸侯于各自封地的情形下,周勃再一次辭相,回到封地絳縣。在這里,他與當地居民團結友愛,和睦相處,還除暴安良,扶危濟貧,深得民望。
周勃逝世后,安葬在絳縣勃村北邊一塊高塬上。當年居民蓋起了絳侯廟,年年祭祀。人們為了紀念這位英雄,還將其生活和安葬之地,起名“勃村”,至今未變!驹瓨祟}:拜謁絳縣周勃墓】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山西日報 作者:張志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