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紀念張衡誕辰1930周年大會在南陽召開

2012/4/20 18:41:51 點擊數(shù): 【字體:

今年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科學家張衡誕辰1930周年,同時也是他發(fā)明的世界上第一臺測試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成功地測出千里之外的隴西地震1870周年。值此重要時機,河南省南陽市舉辦大型紀念活動。應當?shù)卣蛷埡庋芯繒难垼本┨煳膶W會的全體理事參加了這次盛大活動,同時在那里召開了“學會第十三屆四次理事會”。

紀念張衡誕辰1930周年大會在南陽召開

    10月19日上午,大家受到了南陽市張衡研究會的熱情歡迎。由該會的秘書長親自帶隊到火車站去接我們。南陽地處北緯33度,比北京的秋天溫暖了許多,而連日來當?shù)厥形姓臒崆榻哟固煳膶W會的專家們感受到了比天氣更強的暖意。
  
    當晚南陽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和市政協(xié)四大政府班子的領導為來自北京的天文專家們舉行了簡短而熱烈的歡迎晚宴。會上北京天文學會將一個直徑約40厘米具有特別意義的月球儀贈送當?shù)卣浰蜁r還特地向南陽市領導示意出了月球儀上“張衡環(huán)形山”的位置。
  
    10月20日全體嘉賓參加了隆重的紀念儀式。上午天氣陰沉,昨夜飄落的秋雨總算停了下來。坐落在南陽市北石橋鎮(zhèn)科圣張衡故里的張衡博物館院內,紅毯鋪地,漢樂悠悠,一切都顯得莊嚴肅穆。上午8時50分,紀念大會開始。張衡博物館內頓時鼓樂齊鳴,禮花綻放。大會首先向四川汶川地震及我國歷史上歷次地震遇難的同胞默哀。紀念大會上與會單位代表等十幾個單位向張衡享堂敬獻了花籃;接下來是向張衡靈位晉香和為張衡祭文碑揭碑。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河南省地震局、南陽市等單位有關領導和專家以及部分中小學生代表300余人參加了紀念活動。儀式后大家還與當?shù)厝罕娨黄鸸餐把隽藲v史悠久的張衡墓。
  
    還是在二零零零年,因為聯(lián)系和河南聯(lián)手舉辦天文夏令營活動的原因,我有機會到過南陽,拜謁過張衡墓。8年過去了,昔日冷清的院落,如今因這次重大活動熱鬧的許多,除參加活動的領導、嘉賓和當?shù)馗髦饕襟w外,更吸引了不少當?shù)卮迕瘛埡獠┪镳^的大門,賦有漢代的磅礴氣息,兩個高大的漢闕,闕身上部飾有斗拱和鳳鳥,沉雄拙樸,威儀。進入大門,是一個對稱的院落,兩側是按照漢代風格雕琢的動物石像。墓園的主建筑是建造在自然臺地之上的大拜殿,大拜殿為仿漢形制,以青灰色為主體色調,烘托了墓園莊嚴、肅穆的氣氛。整個建筑,氣勢磅礴,巍巍壯觀,顯示了大漢文化的博大與沉雄。殿內有《張衡生平成就展》,但由于今天的紀念活動沒有開放。殿前矗立著張衡研究會為這次紀念活動制作的《祭張衡文》碑。繞過拜殿,兩側是反映張衡最偉大發(fā)明的兩個雕塑:東邊是渾天儀,它直觀地展示了張衡在天文學上的偉大成就;西邊是地動儀(地動儀雕塑是根據(jù)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王振鐸先生的復原研究成果而制作的),是張衡在人類地震預報中的驚世杰作。穿過大拜殿,兩座碑樓靜立兩側,東邊碑樓內,鐫刻著“漢尚書張衡公墓”幾個大字,碑文記載了南陽人周子紀修葺墓園的經(jīng)過;西邊碑樓內,記載著尋訪張衡墓的經(jīng)過以及鄉(xiāng)人師曉亭出資重修張衡墓的情況和發(fā)現(xiàn)明碑并重刻明碑碑文的原因。
  
    穿過一道月亮石門,就是張衡墓。因張衡做過尚書,家鄉(xiāng)人又稱之為“尚書墳”。這是一個用黃土堆成的高大墓冢,據(jù)資料說高 8米,周長79米。外圍用青磚砌成八棱形的花墻,四周松柏簇擁。墓前立著郭沫若先生詞碑。今天的“尚書墳”掩映在松柏蒼翠之間,墓園上芳草萋萋,樹影婆娑。遠處偶有鳥鳴傳來,近處6、7個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正輕聲吟誦著郭老的碑詞:“……如此全面發(fā)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置身在這樣幽靜的環(huán)境中,讓人仿佛歷史向我們款款走來。于是我不由趕緊按下手中相機的快門。此情此景讓我不由得記起了一篇叫《數(shù)星星的孩子》的文章(經(jīng)查小學語文的課文)寫的就是張衡和爺爺、奶奶在夏日乘涼,觀看天上的星星的故事。少年時候的愛好,往往是人一生成功的關鍵。少年的張衡,那個數(shù)星星的孩子,冥冥之中仿佛就預示著他追求科學的一生。
  
    公元78年(東漢章帝建初3年),張衡誕生在山清水秀、風景優(yōu)美的石橋鎮(zhèn)(現(xiàn)在的河南省南陽縣城北五十里的地方)。張衡的一生,努力學習,刻苦鉆研,認真實踐,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知識造詣廣博而精深。他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為我國天文學的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天文學方面,張衡有兩項最重要的成就就是著《靈憲》一書和發(fā)明渾天儀。《靈憲》是張衡有關天文學的一篇代表作,全面體現(xiàn)了張衡在天文學上的成就和發(fā)展。文中介紹了關于宇宙的起源;宇宙的無限性;天地的結構;日、月的角直徑;月食原因;五星的運動;星官;流星和隕星。另外在機械制造上,他制造了有獨特技巧的指南車和計里鼓車;他發(fā)明的地動儀比西方同類儀器要早1700年。據(jù)當?shù)仡I導介紹:今年5.12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這臺地動儀西南方向的龍口的小球落在下面蟾蜍的口中。當然,這次地震南陽震感強烈。但是對于1800多年前的張衡來講,已經(jīng)頗為難得。文學藝術上他有杰出的代表作《二京賦》;在數(shù)學、地理、繪畫和文學等方面,張衡也表現(xiàn)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廣博的學識。這些豐富而珍貴的功勞業(yè)績,在我們祖國和全世界科學史上都占著崇高的地位。為了紀念他的突出貢獻和他的家鄉(xiāng)南陽,人們將月球上的環(huán)形山命名為“張衡山”。1977年,聯(lián)合國天文組織曾將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經(jīng)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準,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施密特小行星項目組于1995年11月4日發(fā)現(xiàn)的永久編號為9092號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南陽星”。在浩瀚宇宙中南陽就有“兩星一山”,這在世界城市中也是絕無僅有的。如今站在這片沃土上,站在張衡墓前,我們感受著千年風雨之后的寧靜,也感受著張衡的偉大科學創(chuàng)舉,感受著張衡偉大的求索精神,心中充盈著無比的憧憬和神圣的情感!

 紀念張衡誕辰1930周年大會在南陽召開

    最近看到有文章說,南陽有紀念南陽諸葛亮、紀念醫(yī)圣張仲景、紀念張衡的三個地方,因為官職的高低,香火和游客有很大差別。張衡墓孤伶伶在城北荒草之中,游客稀少。在這里我想說,隨著我們通過各種活動對張衡的宣傳,特別是這次隆重紀念張衡的活動;隨著四川地震和其他自然災害給人們帶來的警醒,科圣張衡等中國古代偉大科學家的精神必將在南陽在全國在全世界產(chǎn)生比以前任何時會都更廣泛、深遠的影響!【原標題:紀念張衡誕辰1930周年大會在南陽召開】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北京天文學會 作者:張杰 2008年11月20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