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水排的應用和冶鐵業的發展

2012/5/2 9:11:41 點擊數: 【字體:


    水排,也稱水力鼓風機,是用臥式或立式水輪帶動皮囊或木扇鼓風的機械裝置。它由東漢時期的南陽太守杜詩創制,這是中國和世界上最早在冶鐵中利用鼓風技術的標志。鼓風器是冶鑄的重要工具。它所用的原動力,最初是人力,即人排,后來采用畜力,即馬排,東漢初年開始用水力,即水排。人類早期的鼓風器大都是皮囊。一座爐子用好幾個囊,放在一起,排成一排,就叫“排囊”,用水力推動這些排囊,就叫“水排”!逗鬂h書•杜詩傳》記載說:杜詩“造作水排,……用力少,見功多,百姓便之。” 水力鼓風的發明,是冶鐵技術的一次革命。它不但節省了人力、畜力,而且鼓風能力比較強,這一方面可以提高冶煉強度,另一方面可以擴大爐缸,增加容積,對我國古代冶鐵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三國時期,連年的軍閥混戰,使冶鐵事業也遭到嚴重破壞。鐵非常缺乏,以致出現了砍棺取釘,用木制刑具代替鐵制刑具﹝腳鉗﹞的情況。曹操占據河北地區后,開始恢復冶鐵事業,設置官營冶鑄機構,任王修為司金中郎將,韓暨為監冶謁者,主管冶煉事宜。韓暨注意采用新技術,將以前的水排加以改進并推廣使用。
 
    由于水排的廣泛使用,三國時期的冶鐵業得到發展,提高了鐵的產量和質量,鐵制工具的數量大大增加,質量也提高了,這更有利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由于農業手工業的恢復和發展,商品交換也有了起色。魏文帝時曾罷行五銖錢﹝當時通用的一種貨幣﹞,魏明帝時正式恢復使用,改變了過去基本上以物易物的局面。這帶動了中原地區經濟的恢復,有利于維護北方的統一,支持了魏、晉對蜀、吳的戰爭,奠定了覆蜀滅吳、統一中國的物質基礎。
 
    我國古代水排構造的詳細技術最早見于元代的《王禎農書》,依水輪放置方式的差別,分為立輪式和臥輪式兩種。它們的工作原理都是:在激流中置一木輪,讓水沖擊木輪轉動,然后通過輪軸、拉桿及繩索等機械傳動裝置把圓周運動變成直線往復運動的,以此達到起閉風扇和鼓風的目的。因為水輪轉動一次,風扇可以起閉多次,所以鼓風效能大大提高!驹瓨祟}:水排的應用和冶鐵業的發展】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科學和藝術博物館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