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樂律學集大成者——朱載堉

2012/4/18 10:39:00 點擊數(shù): 【字體:


    朱載堉(1536—約1610),明代樂律學家、歷算家。新法密率(即十二平均律)理論與計算方法的首創(chuàng)者。字伯勤,號句曲山人。明宗室鄭恭王朱厚烷之子。早年從舅父學習天文、算術。后因皇族內(nèi)訌,父獲罪而下獄,朱載堉因悲痛于父親無罪而遭禁錮,放棄王子生活近19年,潛心學術;其父復爵后,雖以世子身份重入王宮,仍以學術研究度過中年;晚年更以“讓國高風”推辭了王位而著述終生。除個別著作以及一些憤世嫉俗的詩詞外,他的主要成就大都收入《樂律全書》之中。
  
    朱載堉的《樂律全書》是兼含樂、舞、律、歷諸學的百科專著,共47卷,匯刊《律學新說》(1584年作序)、《樂學新說》、《算學新說》、《歷學新說》、《律呂精義》(1596年序)、《操縵古樂譜》、《旋宮合樂譜》、《鄉(xiāng)飲詩樂譜》、《六代小舞譜》、《小舞鄉(xiāng)樂譜》、《二佾綴兆圖》、《靈星小舞譜》、《圣壽萬年歷》、《萬年歷備考》、《律歷融通》(1581年作序)等十幾種著作。這些著作的真實成書年代一般都早于作序年代,并可以從詳略互見中得知他的寫作工作,是在不斷刪潤的情況下交叉進行的。《樂律全書》的刻版、印刷則始于1595年,完工于1606年。
  
    朱載堉在中國樂律學史上是一位集大成者,同時也是一位具有劃時代創(chuàng)造性成就的重要人物。他最先把樂律學理論系統(tǒng)地明確區(qū)劃為樂學與律學兩大部門;在中國音樂史上又是明確提出音樂教學法問題與有量記譜法的先行者;他對雅樂樂器與民間樂器從制作到演奏法的研究,以及親自為民間樂曲精確記譜留下的材料,說明他是密切注意結合音樂藝術實踐的大學問家。他的更重要的學術貢獻則集中于律學領域。他不但系統(tǒng)地總結了中國傳統(tǒng)律學涉及計量學、旋宮法、生律法與正律器諸方面的全面經(jīng)驗;并在世界文化史上領先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等比數(shù)列的原則,以及物理聲學上解決管口誤差問題的“異徑管律”的方法。這兩個貢獻除了音樂史本身的意義外,在世界物理學史上也都是16世紀聲學的重大成就。
  
    新法密率的誕生,徹底解決了中國律學史上自先秦以來的、探索十二律旋宮問題的所有矛盾。朱載堉的新法密率,取黃鐘倍律與黃鐘正律的弦長為2:1的關系,采用等比數(shù)列,使十二律任何相鄰二律之間的弦長比都成相同的比率;任一律的高、低八度之間,亦成倍、半關系。這不但解決了黃鐘律往而能返的問題,也使任何調(diào)高上的音階各級之間達到了音程關系的完全一致。新法密律理論的一經(jīng)出現(xiàn),就為世界音樂文化的發(fā)展技術理論作出了難以估價的貢獻。
朱載堉的另一重要成就——“異徑管律”的首創(chuàng),無論在中國律學史或世界的物理學聲學史上也都是重大事件。朱載堉繼承了京房以來的以弦律為主的傳統(tǒng),同時對管律作了重大改革。他的十二律管長與弦律數(shù)據(jù)用了相同比率,但卻別尋途經(jīng)實現(xiàn)了管口校正;利用不同的管徑來縮小空氣柱,彌補空氣柱與管長之間矛盾所造成的誤差。他的研究結果是使一個八度中按音高次序排列的十二支律管管徑成等比率的數(shù)列。這一方法的提出,曾得到19世紀末的德國、比利時物理學家的注意。【原標題:樂律學集大成者——朱載堉】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臺灣網(wǎng)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