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朝拜韓愈

2012/4/16 15:18:52 點擊數: 【字體:

 
    自兒時始,我就能夠熟背韓愈的一些經典詩句,從事文學創作后,更對居于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敬佩有加,總想有朝一日去朝拜他老人家。由此,對韓愈的崇敬與懷念,匯聚成一條綿長的河流,深摯而真切的情懷,始終與時光一起前行。
  
    那天,當我真的要前去朝拜韓愈時,心情突然變得復雜起來。我不知道該以怎樣的心態,怎樣的虔誠,去朝拜韓愈,與這位歷史名人穿越千年的時空作難得的相見!
  
    韓文公祠,位于廣東潮州韓江之濱,倚山臨水,環境清幽。一條青石板路和數十個臺階,通向“韓愈紀念館”。雖然時值冬季,氣候卻暖,我心里更似春天。踏著潔靜的青石板路,望著叢叢青草、株株綠樹,我聞到了一種暖暖的氣息,胸中不時有一股暖流涌動。
  
    這是一座肅穆端莊的祠宇,正殿中央塑有韓愈像,兩旁塑侍從張千、李萬。祠內石柱鐫刻對聯、四壁環生歷代碑刻40面,記載著祠的歷史和韓愈治潮業績以及頌揚韓祠的詩文。正殿左側有碑刻“功不在禹下”,這句話本出自韓愈的文章。在古代神權、皇權的雙重壓抑下,韓愈認為治人的思想比治水還艱難,用此稱贊孟子傳播儒家思想的功績不比大禹治水低,后人反過來引用他的話來贊頌他,足見韓愈在人們心中的位置。潮州的山因韓愈而稱韓山,潮州的水因韓愈而稱韓江,潮州的許多街道、學校,也因韓愈而得名。韓文公祠的一副對聯,道出了民眾的心聲:“辟佛累千言,雪冷藍關,從此儒風開海嶠;到官才八月,潮平鱷渚,于今香火遍瀛洲。”的確,千百年來,因了韓愈,潮州具有了個性特色的地域文化,成為禮儀之邦和文化名城!
  
    斗轉星移,許多事情已經漸行漸遠,許多故人已經淡出記憶,可人們對韓愈的印象從來不曾模糊。一個普通人能夠成為千百年的榜樣,一句話能夠成為天下人效法的準則,這是何等的偉大與榮耀啊!
  
    久久肅立在韓愈的塑像前,我安靜而虔誠。凝視著韓愈慈祥的面容,我不禁小聲吟誦起《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的詩句來:“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我心中暗想,韓老先生啊,您目視塵世,那樣平靜,您可曾知道,您的詩句曾激奮過多少人的衷腸情懷,曾掀起過多少人的思海波濤?乘游客稀少之機,我斗膽右手搭在韓愈的肩頭,與其照了一張合影,將老人家的光輝形象,珍藏于記憶的倉庫。
  
    據載,唐憲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韓愈因“諫迎佛骨”,被貶謫潮州。在潮州期間祭鱷釋婢,興學勸農。歷代潮人都很懷念他的功績,對其有極高的評價:“若無韓夫子,人心尚草菜。”在祠堂前的廣場上,我看到有一座古書形的石雕,上面刻寫了韓愈在《進學解》中的兩句名言:“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一生倡導儒家思想,并以儒家“道統”繼承者自居,他提倡“仁政”,反對暴虐,“抵排異端,攘斥佛老”。他到潮州之后極力興辦久廢了的鄉校,還把自己的俸銀捐出來支持教育,并起用當地賢士趙德主持教育工作。趙德受命之后,不遺余力,興學育才,深得韓愈賞識,兩人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一個睿智的思想者這么振臂一呼,激起的卻是一個民族振興教育的吶喊;一個倔強的身軀這么挺身而出,挺立的卻是一個民族崛起的脊梁!想著韓愈這種難能可貴的舉措,我不禁擊掌稱頌!這正是半個多世紀,我苦苦地追尋韓愈、靜靜地懷念韓愈、無限地景仰韓愈的緣故,也是我朝拜良久,不愿離去的緣故。
  
    順臺階而下,我疾步來到“天水園”一大型石雕前。仔細觀看,原來是廣東省工藝美術一級大師吳維潮的作品《韓愈別趙子》。塑像惟妙惟肖地刻畫了韓愈與趙德依依惜別的情景,只見韓愈一手拉著趙德,一手伸出一指,似乎在深情地訴說著什么,表示了韓愈對這位心平行高、精通詩書的得力助手的推崇和期望;趙德則拱手回話,神情凝重,透露著難舍難分之情。韓愈身后的石塊上,刻著韓愈的詩作《別趙子》。公元819年10月末,韓愈調任袁州(今江西宜春),想邀趙德同往,但趙德立志潮州興學,婉言辭謝,韓愈遂作《別趙子》一詩相贈。詩中韓愈表達了在潮州結識趙德的興奮心情,對趙德的品行和學識以很高的評價,稱他為“南海邊上的一顆明珠”。臨別,韓愈還把平生所寫的75篇文章贈給趙德。爾后,趙德把它編成一部《昌黎文錄》,并為其撰寫了《昌黎文錄序》。傳神生動的人物形象與詩文石刻圖文并茂,相得益彰,更增添了石雕的藝術感染力,引發了觀賞者的深切共鳴,我由衷贊嘆:韓愈與趙德真乃知音也!
  
    觸景生情,我不禁記起韋應物“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的詩句,一種淡淡的感傷涌上心頭。對別離的場景,我是有著深切的感受和體驗的。昔日,軍旅生涯30 載,我曾無數次地目睹并經歷過探親歸隊、新兵分配、老兵退伍、干部轉業、人員調動,一幕幕與親人與戰友灑淚別離的場景。那依依惜別的場面,令人苦痛,令人心酸,令人感傷啊!
  
    在眾多虔誠朝拜的人群里,我發現,有一對年長的夫妻相互攙扶著,肅立于《韓愈別趙子》石雕前,深深地三鞠躬。這哪里是一個簡單的鞠躬?分明是后人對先輩的一種誠懇和敬意。
  
    韓愈沒有死,永遠活在人們的景仰里!【原標題:朝拜韓愈】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作家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