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原來,倉頡孤身住在溝內,日夜忙著創造新的符號。為了叫起來方便,他給符號取了名字,叫做字。這些字都是依照萬物的形態造出來的。比如:日字,是照著太陽紅園紅園的模樣勾的;月字,是仿著月亮牙兒的形態描的;人字,是端詳著人的側影畫的;爪字是觀察到鳥獸的爪印涂的……,倉頡就是這樣細心觀察萬事萬物,辛辛苦苦創造著字兒。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造的字也越來越多。那時,沒有筆墨紙硯,他就折來溝岔的樹枝,把字兒寫在山洞的墻壁腳地上。個山洞寫滿了,他就挖出第二個山洞繼續寫。這種精神感動了玉皇大帝,給倉頡托了個夢,說“人間沒有字,萬古如夜黑。你快點造字吧,不要擔心沒有處寫,我給你造一座石樓,能把你造的字全部藏在里面。”第二天,倉頡起床后出門一看,只見石豬石羊馱著石頭,石人挖著地基,心知天神暗助,心中十分高興,不用說,造字的勁頭也更足了,等到第二個山洞畫滿時,石樓也砌到了一半,倉頡又挖了第三個山洞,仍在緊張地造字。不料,母親不打進來了,一句話泄了天機,破了仙氣,石樓沒有修成。據說,石樓修成后,在樓頂可以俯視西安,臥看北京,能聽到天宮群仙聚會時的說話,可喚來百鳥繞樓齊鳴,白水縣附近各地,也要出三石六斗油菜籽多的官呢。
倉頡造出的三窯字兒無處妥善地保存了。他只好從頭到尾地記在心里,走出山洞,回到村莊,要給兄弟姐妹們教。但是,家鄉的人們習慣了走老路,不大肯接受新事物,倉頡一氣之下,跑到外地去傳授自己創造的字。據說倉頡在西安附近教千名學生,還在河南、山東、河北各地辦過教字的臨時學堂,真是譽滿四海內,桃李滿天下。
倉頡回到故鄉時,已年過半百,眼睛發花,家鄉子弟們求他教字,他高興得坐著凳子,伏在桌子上,一個字一個字地教,終于教會了家鄉的子弟。但他年輕時,教是站著懸腕寫,寫得龍飛鳳舞,筆力勁秀,因此,教出的學生也是站著懸腕寫字。而教家鄉的子弟時,坐下伏在桌子上寫,家鄉的人至今仍不會站著懸腕寫字。這件事,使倉頡很傷心。
倉頡到底創造了多少字?據說有一斗油菜籽那么多。當然,人們只學會了幾升,就是后來成為圣人的孔子也只學了七升,還有三升沒處用,撒到蠻夷之鄉,這才使外國人開始有了文字。【原標題:受刺激倉頡立志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