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昏昏燈火話平生

2012/5/4 9:38:25 點擊數: 【字體:

       
    兄妹姐弟的朝夕相處,一般只是在童年、少年時代。由于男婚女嫁、謀求生計,或是其它原因,先后從共同熟悉的環境離去,終于各自走入獨立生活的新天地。然而,他們是同胞骨肉,是同根花葉。天然諧美的親情,會伴隨他們的一生。

    清代廣東詩人黎簡,以顫抖的心,發燙的淚,寫下了凄楚感人的《亡妹生日》:

    死后尚生辰,生辰哭死人。

    死長生趣短,生近死年新。

    邊冢鄰饑鬼,南魂眷老親。

    滄江斷云下,揮淚雨青春。亡妹生日,詩人默默佇立她的墓前,心的深處在與她說著話:你雖已先我而逝,而今天還是你的生辰;今天是你生日呀,我卻心如刀絞地哭祭著亡靈。離世的你久久地游于黃泉,活著的我意趣日減一日;活著的我啊,到你身邊的路程又近了一年。妹妹的墳塋,鄰靠著死于饑荒者的墓地;妹妹的亡靈,眷念著生養我們的父母雙親。滔滔的哀思,猶似那浮云下的滄江流水;揮灑著悲淚,澆灌這青冢上的空濛春草。昔日兄妹的摯愛厚誼,化成了今日詩人獨自沉痛的心聲,宛似一支愴愴涼涼的笛曲,縈回在月色慘淡的空際,如泣如訴,令人肝腸寸斷。

    以死別為例證,或許有極端之嫌,那么再來讀一首王安石的《示長安君》,也是表現兄妹手足深情的:

    少年離別意非輕,老去相逢亦愴情。

    草草杯盤供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

    自憐湖海三年隔,又作塵沙萬里行。

    欲問后期何日是,寄書應見雁南征。王安石的大妹王文淑,嫁給工部侍郎張奎,封長安縣君。這首詩,就是詩人在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行將出使遼國時寫給她的。詩的頭兩句,即已顯示出兄妹之情的十足分量。年輕時兄妹依依惜別,已教人覺著情感負荷的沉重;人至中年以后,情感愈趨成熟凝厚,此時兄妹久別重逢,雖是人生一樂,卻又飽含著歲月流逝、世事滄桑的種種傷感。詩人當時不過40歲,便歔歔“老去”,生發遲暮之感,可以想知他以往生涯歷程頗多艱辛,在施展抱負上并不順心。他嘆念苦經,或許是想從親人那里尋得理解、慰藉,或許僅是一種自我宣泄,心理調節。但他是個很要強的人,也只有在親人面前才會這般自然吐露。接著兩句所展示的,是極易令人共鳴的一幕:兄妹團聚,席間有說有笑,氣氛活躍歡樂;飯后在燈火旁絮話家常,互道以往漫漫歲月的遭遇,或悲或喜。這里所用疊詞,頗見精思。“草草”,并非馬虎,而是說親人乍會時的興奮激動,準備款待時的匆忙殷勤。兄妹親密無間,不須禮俗客套,要緊的是互訴衷曲,酒肴只為資助談興而已。“昏昏”,是因為兄妹專注于對話,顧不上剪燭剔燈,而惟其燈燭幽暗,方映出家庭氛圍的樸茂寧馨。在這種充滿親切情感的環境里,兄妹倆當然是無話不談的。五、六兩句開始轉折。“三年”,指這次會晤是相隔多年方才實現的;“萬里”,形容詩人將要去的地方距離親人極其遙遠。兄妹難得一聚,又旋將各奔東西,作長年之別,一腔離愁溢于言表。最后,當妹妹要哥哥說定再次相會的明確日期時,詩人答應到了北方以后就寫信告訴她。古有鴻雁傳書的傳說,雁南征,即寄信到南方。詩人的允諾,既是對妹妹的安慰,也透示了自己對完成使命的信心。不用說,妹妹自此又陷入期盼之中。這末兩句所寫,看似尋常細節,恰是至親真情的自然流瀉。

    兄姐對弟妹當然有著關愛、照拂的自覺責任,但是弟妹同樣也會主動關心援助兄姐。史載最早的愛國女詩人,是春秋時衛宣公妻宣姜與宣公庶子頑的私生女,后來她嫁給了許穆公,因稱許穆夫人。她有兩個哥哥,即衛公子申和公子燬,她的兩個姐姐是齊子和宋桓夫人。他們彼此友愛。《詩經•邶風•泉水》和《衛風•竹竿》,就是她在許國時所作,抒寫了她對在故國時少女生活和兄姐們的憶念。當時的衛國國君懿公,成天養鶴取樂,不理朝政,以致群臣離心離德,人民怨聲載道。許穆夫人對自己祖國的前途焦慮不安。公元前660年,狄人入侵衛國,衛國都城朝歌淪陷,全軍覆沒,連懿公自己也死在亂兵之中。衛大夫寧速等率領百姓逃過黃河,在漕邑(今河南滑縣東)擁立公子申做衛國國君,史稱戴公。許穆夫人得知這一消息后,立刻請求穆公讓她趕往漕邑,以便幫助哥哥戴公安撫民心,重振祖國。但按當時宗法制度,她作為諸侯夫人,父母既已去世,就不得再回故國,兄弟有事,只能派大夫前去致問。于是許穆公沉吟了一備,推說要去找大夫們商議,沒有答應她。大夫們當然也是不贊成的,搬出了先王的禮法,對許穆夫人的愛國行動進行阻撓。不久,衛戴公不幸病逝,公子燬繼他做了衛國國君,史稱衛文公。這時,許穆夫人覺得再也不能等待了。為了祖國,為了哥哥,她不顧禮法,帶著幾名親信隨從,乘上馬車,連夜離開許國,向衛國疾馳而去。許穆公發現她私自出走,大驚失色,迅即派大夫飛馬追趕。當許國大夫追上她時,衛國漕城已經在望。大夫向她傳達了穆公召她立即回許的指令,她正顏厲色地予以拒絕。載述此事的《詩經•鄘風•載馳》,就是她所作。詩共四章,前兩章這樣寫道:

    (一)

    載馳載驅, 駕起馬車快奔走,歸唁衛侯。 回去慰問我兄侯。

    驅馬悠悠, 策馬飛馳路漫漫,言(助詞)至于漕。 祖國漕城在前頭。

    大夫跋涉, 許國大夫窮追我,我心則憂。 使我心里直犯愁。

     (二)

    既不我嘉, 盡管你們反對我,不能旋反。 我可不會就回頭。

    視爾不臧(善), 比起你們餿主意,我思不遠? 我意豈不有遠謀?

    既不我嘉, 盡管你們反對我,不能旋濟(渡河)。 也不回頭再渡河。視爾不臧, 比起你們餿主意,

    我思不閟(bi關閉)? 我計豈不縝而周?她終于進入漕邑,來到哥哥文公身邊,向他陳述了自己對于復興衛國的意見。妹妹的愛國精神,使文公大受鼓舞。在她的幫助下,文公勤政愛民,發憤圖強,取得了齊、宋等國諸侯的支持,經過兩年努力,在楚丘重建都城,使衛國恢復了在各諸侯國中應有的地位。他們這種崇高的兄妹情誼,無疑也給后人留下了美好印象。【原標題:昏昏燈火話平生】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家庭期刊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