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評論:徐福又怎么了

2012/5/4 9:54:45 點擊數: 【字體:


    郭志坤作品集近讀有關中日文化交流史,又有人一股勁兒否定歷史上確有徐福其人存在,有的還引江上波夫等文章稱“徐福東渡日本多屬牽強附會”,還認為“新宮市徐福墓和其他遺跡,都是后世好事者偽造”,由此推論“徐福東渡”系“神奇而浪漫的傳記”。其證據不足,其用心昭昭。筆者在拙著《秦始皇大傳》曾涉徐福,今有感于此,不能不再續東渡問題。

    對于歷史事實,并非靠一兩句武斷之語便可將之否定。徐福其人其事,在中國史書上有著言之鑿鑿的記載。《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說,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又,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徐福等費以巨萬計,終不得藥”,秦始皇三十七年,“方士徐福等入海求神藥,數歲不得,費多,恐譴,乃詐曰:蓬萊藥可得,然常為大鮫魚所苦,故不得至,愿請善射與俱,見則以連弩射之。”《史記•淮南衡山列傳》還有更為具體的記載,將軍伍被與淮南王劉安論及秦亡時,言及了徐福其人:

    昔秦……使徐福入海求神異物,還為偽辭曰:“臣見海中大神,言曰:‘汝西皇之使邪?’臣答曰:‘然。’‘汝何求?’曰:‘愿請延年益壽藥。’神曰:‘汝秦王之禮薄,得觀而不得取。’即從臣東南至蓬萊山,見芝成宮闕,有使者銅色而龍形,光上照天。于是臣再拜問曰:‘宜何資以獻?’海神曰:‘以令名男子若振女與百工之事,即得之矣。’”秦皇帝大說,遣振男女三千人,資之五谷種種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

   《史記》以后的中國史籍文獻對徐福也有所記載,例如《漢書•郊祀志》、《后漢書•東夷傳》以及宋代歐陽修的《日本刀歌》等。歷史上若無徐福此人,諸多治學嚴謹的史學家何必為此不惜筆墨傳之呢?尤其是司馬遷寫《史記》時,離秦亡相去不遠,他對徐福所言所行,絕不會縹緲虛構的。

    除了史書上的記載外,從有關考古和考證工作的發現,也足證徐福確有其人。在江蘇連云港市贛榆縣金山鄉發掘表明,當地現今的徐阜村就是當年的徐福村。徐福村東臨黃海,秦代屬瑯琊郡,秦始皇曾三次出巡至此。在這里出土的一批歷史文物,其中有大量先秦文物和秦代磚瓦,還發現徐氏家譜。據徐氏族譜和當地口口相傳:當時徐福出而未歸,“百姓悲痛相思,欲為亂者十家而六”,鄉人出于懷念之情,修建了一座“徐福廟”。以上這些,印證了《史記》中的有關記載。

    徐福東渡何處?史籍中最早記載徐福史事的《史記》,盡管語焉不詳,但去之方向甚明。西晉陳壽在《三國志•吳書》中說,徐福到達的目的地是“海中”,“長老傳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將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山及仙藥,止此洲不還,世相承有數萬家;其上人民時有至會稽貨布。……所在絕遠,卒不可得至。”當時,中國大陸和“海中”已有來往,它的位置,據東晉葛洪《枕中記》認為“對東海之東北岸”,唐人《括地志》認為“秦始皇使徐福將童男女入海求仙人,止在此洲,共數萬家,至今洲上有至會稽市易者。”  《外國圖》云:海中“去瑯邪萬里。”萬里之遙絕非沿海之途。后人多說是日本。唐宋以來,中日交往頻繁。明確提出徐福到日本安居的,是五代后周義楚和尚。他撰寫的《義楚六帖》中說:“日本國亦名倭國,在東海中。秦時,徐福將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國,今人物一如長安。……又東北千余里,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萊''……徐福至此,謂蓬萊,至今子孫皆曰秦氏。”(《城廓•日本》)據稱此說得自其朋友日本和尚弘順。自此之后,多有稱徐福在日本安居。宋代文學家歐陽修也稱徐福東渡到日本。他在《日本刀歌》寫道:

    “傳聞其國居大島,土壤沃饒風俗好,

    首先徐福詐秦民,采藥淹留束童老;

    百工五種與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

    徐福行時書未焚,逸書百篇今尚存。”(《歐陽文忠公全集》卷十五)

    明初,日本空海和尚到南京,向明太祖獻詩,提到“熊野蜂前徐福祠”,明代陳仁錫和劉仲達在其所撰《皇明世法錄•日本考》和《劉氏鴻書•地理部》中均有徐福東渡日本的說法。清末黎庶昌、黃遵憲駐節日本,都參觀了徐福墓,并詩文題記。

    中日學者對徐福東渡事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馬非百《徐福傳》稱徐福是有目的赴日本的,“其意初不在求仙,而實欲利用始皇求仙之私心,而借其力以自殖民于***”,“豈非預定之計劃耶!”徐松石《日本民族的淵源》說,戰國先秦時期,中國東南沿海民眾大量往日本移民,徐福的童男女是其中之一隊,“徐福入海東行,必定真有其事.。”衛挺生《日本神武開國新考》認定徐福東渡建立了日本王朝,說他就是神武天皇。在《神皇正統記》中明確指出:蓬萊就是日本,并且記載:“天皇(秦始皇)好仙方,向日本求長生不死藥。”(轉引自丁汝華:《三神山與秦人徐福》)。《日本通鑒》也稱:“孝靈七十二年(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人徐福來。”(《華僑革命史》上冊,臺北,1984年版)在日本有不少記載徐福東渡日本的史籍文獻。諸如松下見林的《異稱日本傳》、林羅山的《林羅山文集》、新井白石的《同文通考》以及《孝靈通鑒》、《紀伊風土記》、《寬文雜志》和《日本名勝地志》等等。日本人民也把徐福作為他們的先圣崇拜,尊他為“司農神”和“司藥神”。徐福在日本的遺址至今保存有徐福墓、徐福宮、徐福上陸紀念碑等。1991年,日本人民還在佐賀縣諸富町建立了一座“徐福之路”公園。每年秋季,還要尚供奉在“金主神社”中的徐福敬獻“初穗”。日本紀念徐福的祭祀活動歷久不衰。

    日本不少人自認是徐福及其一行的后裔,其理由之一,在日語中,秦與羽田的發音相同。前日本首相羽田就稱自己是徐福之后裔。上文提及有著認定徐福即日本的神武天皇。每年八月都要舉行盛大的“徐福祭”。這不是沒有根據的。據載,1950年,日本有關學者在文部省的資助下組織“日本民族頭骨指數測定會”,動員全國各大學的解剖學教授對在校男女學生的頭骨進行測量,五年后搜集了六、七萬人的數據。經日本最著名的人類學和體質學權威長谷部言人博士整理研究,并將有關數據與日本周圍的民族進行比較分析,認定:這些頭骨指數大多數與中國江蘇一帶人的頭骨指數相同(《外國史知識》1982年第4期》),而徐福正是江蘇地區的人氏。

    在日本佐賀縣佐賀郡諸富町的寺井津浮地方立有一根寫著:“徐福上陸地”字樣的標柱,歌山縣一帶的日本人又歷來相信,徐福在熊野川畔的蓬萊山登陸。有的學者據此生疑:兩處登陸處,是否可能?其實這兩地登陸完全有可能的。從《史記》的有關記載可知,徐福出海之后又返回向秦始皇報告,在九年的時間里,多次往返于日本與秦帝國之間是符合實際的。所以,在日本的登陸處有多處也是完全可能的。

    有的學者認為當時航海技術落后,指南針尚未問世,對東渡日本的可能性產生懷疑。這種懷疑亦是可以消除的。那時確是沒有指南針作為航海的定向儀器。但可以靠日月星辰的出沒隱現來導航。據考證,徐福的船隊只要能夠到達朝鮮半島的沿海海域,就容易借助海水環流的力量,到達日本的九州島。

    上述種種的史料,以及中日兩國學者長年的考證與研究,都大致證明了徐福遠涉重洋東渡的去處是日本,這也可以看成中日友誼史上饒有趣味的一頁吧!【原標題:評論:徐福又怎么了】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東方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