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姓——微子啟之后
2012/4/27 10:37:4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相傳商紂王的庶兄微子啟,看到紂王荒淫暴虐,曾多次勸諫,無濟于事。這時西方的周族由于西伯昌(周文王)勤修德政而強大起來,微子啟很為商朝擔憂,就把這個消息告訴紂王。紂王卻狂妄地說:“我做天子是上承天命,西伯又能把我怎么樣?”微子啟見紂王實在不可理喻,便出走了。周武王滅商以后,微子啟帶著商朝宗廟祭器,把自己縛起來,表示是罪人,跪著去見周武王,要求保全商族的香火。武王答應了,封紂王的兒子武庚在殷墟,又命管叔、蔡叔、霍叔幫助武庚監管商族遺民。可是武庚一直夢想恢復商朝的統治,所以等武王一死,便起兵造反,結果兵敗被殺。周公平息了叛亂之后,見微子啟忠心順從周朝,就把商朝舊都商丘一帶封給他建立宋國,讓他管理商族遺民,奉守商人宗祀。微子啟仁慈賢明,一向得到商民的擁護。在他的治理下,商民漸漸習慣了周人的統治,沒有再出過什么亂子。宋國立國700多年,公元前286年被齊國滅掉。微子啟的后人以國為姓,稱宋氏。據考,宋姓有聲望的世家大族居西河郡(今山西離石縣),一說居京兆郡(今陜西長安以東)。
據寧都三品事梅衡公墓碑載:唐天寶元年,宋梅衡由河南開封徙江西寧都縣湛田。宋姓是唐至五代南遷為寧都的25個姓氏之一。據現存的譜籍和史志資料載:唐代名相宋景的曾孫于唐末南下入閩,為建州尉,留居建陽。據賴溪宋才備墓碑及《賴溪宋氏族譜》載:宋才備(文高)于明成化元年攜五子由廬陵(今吉安)樟溪徙居寧都縣賴村,第四子宋忠遂遷廣東。500多年來,賴村宋姓人口發展到萬余人,是縣內人丁繁衍最旺的一個姓。
宋姓南遷千百年來,作為早期客家姓氏發展衍播贛閩粵瓊等地,成為很有影響的客家姓氏之一。【原標題:宋姓——微子啟之后】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贛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