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朱元璋對中國人最嚴重的傷害,是他在政治上所作的若干重要措施。
中國文化和物質文明,一直到十四世紀,都比歐洲進步,但朱元璋使這種進步停止。十九世紀歐洲人侵入中國時,中國已墮落成一個白癡般的部落,至少落后三百年,植根于此。這三百年的落后,朱元璋和明政府是始作俑者。
我們曾一再提及中國古代政治思想中缺乏人權觀念,但故意建立摧殘人權制度的,則由朱元璋創始,即三百年間使人聞而顫栗的“詔獄”與“廷杖”。
而這兩項殘酷制度的執行者,便是惡名昭著的錦衣衛。長久以來,人們對它的歷史、職能等都不太清楚,在很多小說、電視劇中常常把它當作幕后黑手、特務組織等隨便地搬來搬去。歷史上真實的錦衣衛究竟是什么樣子呢?
錦衣衛是由朱元璋建立的。明初的軍制比較簡單,其基層單位是“衛”和“所”,每衛轄正規軍士約5000人,其下設所,分為千戶所和百戶所,京城的禁衛軍所轄衛所為48處。到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決定改革禁衛軍,建立了十二個親軍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錦衣衛”。
錦衣衛隨駕出行。這些衣著華麗的男人最初只是皇家的儀仗隊,日后卻慢慢演變為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特務機構。
錦衣衛的首領稱為指揮使(或指揮同知、指揮僉事),一般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很少由太監擔任。其職能是:“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一個頓號,基本上把錦衣衛分成兩個截然不同的部門。
負責執掌侍衛、展列儀仗和隨同皇帝出巡的錦衣衛,基本上與傳統的禁衛軍沒什么兩樣,其中比較著名的為“大漢將軍”。這些人雖名為“將軍”,其實只負責在殿中侍立,傳遞皇帝的命令,兼做保衛工作,說白了,就是是在皇宮大殿上的樁子。
當然,這些“樁子”也非等閑之輩,一般都是牛高馬大,虎背熊腰,而且中氣十足,聲音宏亮,從外表上看頗有威嚴,對不了解明廷底細的人有一定震懾作用。
至于“巡查緝捕”,則是錦衣衛區別于其他各朝禁衛軍的特殊之處,也是它為什么能為人們牢牢記住的原因。
其實朱元璋建立錦衣衛的初衷也只是用來鹵簿儀仗,但后來由于他大肆屠戮功臣,感覺傳統的司法機構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使用起來不太順手,于是將錦衣衛的保衛功能提升起來,使其成為皇帝的私人警察。
負責偵緝刑事的錦衣衛機構是南北鎮撫司,其中北鎮撫司傳理皇帝欽定的案件,擁有自己的監獄(詔獄),可以自行逮捕、刑訊、處決,不必經過一般司法機構。
錦衣衛木印
南北鎮撫司下設五個衛所,其統領官稱為千戶、百戶、總旗、小旗,普通軍士稱為校尉、力士。
校尉和力士在執行緝盜拿奸任務時,被稱為“緹騎”(大家對這個名詞一定很熟悉)。
緹騎的數量,最少時為1000,最多時多達60000之眾。錦衣衛官校一般從民間選拔孔武有力,無不良記錄的良民入充,之后憑能力和資歷逐級升遷。同時,錦衣衛的官職也允許世襲。
明代設錦衣衛,乃是著名的酷政。
其實,明代有許多朝廷官僚以外的、直屬皇帝的專設監察、刑獄系統,包括錦衣衛、東西廠、鎮撫司獄等,這類系統,自己有軍隊、有監獄,又直接向皇帝負責,基本上貫徹于整個明皇朝的始終。
《明史•刑法志》把它們與廷杖(皇帝在朝廷打臣僚板子的肉刑)加在一起,稱之為:“明之自創,不衷古制”。一語道破了貫穿明皇朝的特別專制的酷政性質。
《明史•刑法志》說,明之錦衣衛近于漢武帝時之詔獄。
所謂詔獄,主要是指九卿、郡守一級的二千石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詔書始能系獄的案子。
漢武帝與匈奴作戰多年,將國家拖入了戰時體制,多用法家酷吏,嚴刑峻法,《史記•酷吏列傳》等篇說,漢武帝晚年,詔獄多達二十六所,關押有郡守、九卿一級高官前后達百余人,牽連對象至十余萬人。
不過,在漢代,這類酷政依然只是漢武帝晚年階段較短時期的現象。
了解詔獄的性質,明太祖朱元璋何以要設置錦衣衛也就容易明白了《明史•職官五》說:“錦衣衛掌侍衛、緝捕、刑獄之事,恒以勛戚都督領之……盜賊奸宄,街涂溝洫,密緝而時省之。”
明太祖擔心自己死后,下一代皇帝駕馭不了文武功臣,所以他幾興大獄,假借了若干由頭,連殺帶整,把輔佐他打天下的文武功臣差不多滅了個干干凈凈。
這類案子,事出有因、查無實據,如果交給朝官們按法辦理,就有可能曠日持久,甚至定不了案。所以就把這些案子作為詔獄交給錦衣衛辦理。
這樣來看錦衣衛,性質就十分清楚明白了。“侍衛”,本就是皇帝的親兵;“刑獄”,自己可以斷獄;加之“密緝”,則又說明其特務機構性質。
漢武帝時的詔獄,仍是由朝官辦案,只是嚴刑峻法的政策失誤;明太祖的錦衣衛,則以消滅功臣為目的,羅織罪狀,置無罪者于死地。
《明史•刑法志》說:“胡惟庸、藍玉兩(大臣)案,株連且四萬(人)。”足見其酷烈程度。作俑之始,就是皇帝心術不正的產物,所以其后遺癥也特別嚴重。
明太祖自己也知道,酷政不可以為常,所以,在藍玉案以后、也即是功臣都已殺得差不多后的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他就下旨“詔內外獄無得上錦衣衛,大小咸經法司”。
不過,弊政是難以斷根的,他的兒子燕王朱棣,借著京城文武功臣已經殺光、大傷元氣的特殊機遇,起兵奪了明太祖嫡孫建文帝的帝位,是為明成祖,又要大殺忠于建文帝的正直官僚,這卻又需要特務機構了,所以,明成祖手上,錦衣衛重又燦爛輝煌。
明初兩代重用錦衣衛,其后,有明一代,此弊終難去矣!【原標題:錦衣衛:朱元璋留下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