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上午9時多,正在四川成都參加第三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的陜州糟蛋傳承人之一朱家明,打通記者的電話后興奮地說:“今天上午10點整,活動開幕。咱陜州糟蛋的展位就在會展中心正中間位置,非常好!感謝市領導和政府部門對我的支持和關照!”
陜州糟蛋自1901年開始在陜州城內生產,至今已有110年,位居“陜州四大名吃”之首。2010年,陜州糟蛋被三門峽市人民政府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年5月,在全市第四屆知名文化產品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覽會上榮獲金獎。
2010年8月12日,本報傾力推出長篇通訊,詳細地介紹了瀕臨失傳的陜州糟蛋的現狀、艱辛的探索歷程以及亟待資金扶持的真實情況,在社會上產生巨大反響,河南衛視也跟進報道。
后來,因各家銀行貸款或擔保公司的門檻較高,朱家明一直無法獲得資金支持,正常經營受到一定影響,更無法擴大生產規模,但他一心想讓陜州糟蛋走出 三門峽和河南的夢想始終沒變。2011年1月,他借錢到上海參加了“第十屆全國農產品交易博覽會”,住最便宜的旅館,一天只吃兩包方便面,是博覽會上唯一 一位自費參展的商家。沒想到,陜州糟蛋脫穎而出,榮獲了“綠色純天然食品獎”;送展的陜州黃酒也榮獲了“健康營養食品獎”,為河南爭了光,省內外不少商戶 和大型超市都要求簽訂購銷合同。但由于缺乏資金,無力購買產品外包裝,朱家明不敢接受訂單,只能眼看著整缸黃酒、豆腐乳等產品堆在倉庫“睡大覺”。
今年4月,新一輪生產周期開始后,朱家明急需10萬元資金購買生產原料,但因種種原因,始終無法得到貸款。
三門峽市委信息科獲悉后,3月21日以《信息專報》的形式向市委、市政府領導作了匯報,并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建議有關部門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做大 做強陜州糟蛋這一三門峽的傳統名品;二是建議金融部門在貸款上給予幫助,解決其生產資金問題;三是加大宣傳力度,積極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當天, 我市主要領導分別批示,要求有關部門“保護和發展這一品牌,請有關單位予以支持”。
三門峽市商務局接到市領導批示后,迅速與朱家明取得聯系,認真詢問了他目前的經營情況。隨后,該局決定借力黃河旅游節,以實際行動幫助朱家明的企 業。在三門峽供電公司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經貿合作活動現場,市商務局專門為陜州糟蛋的宣傳推介、招商引資免費提供平臺。參展期間,陜州糟蛋與黃金冶煉廠的 金磚、河南仰韶酒業的仰韶酒等產品一起,成為中外嘉賓關注的對象。市質監局則專門成立了一個工作小組,從質量和技術方面給予朱家明幫助:免費檢驗陜州糟蛋 的有關指標、數據,為其申報QS食品生產許可認證提供基礎材料;幫助企業完善軟件、硬件設施建設,從化驗室到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指導意見或建議;幫 助其擬訂生產經營的企業標準,為早日爭取省級有關部門的批準打下基礎。市文化新聞出版局則一方面積極幫助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方面為朱家明提供最新 的推介平臺和信息。
經過河南省文化廳核準,陜州糟蛋等產品代表河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上布展亮相,市文化新聞出版局領導親自帶隊助陣。朱家明則作為三門峽市和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之一,高興地參加了這次為期14天的國際性盛會。
愿朱家明和他的陜州糟蛋能得到社會各方面的更多支持,早日做大做強,穩居三門峽“陜州四大名吃”之首,成為三門峽另一張香飄四海的精美名片!
5月19日上午,陜州糟蛋傳承人之一朱家明在三門峽供電公司多功能大廳一樓展廳展示陜州糟蛋。(原標題:陜州糟蛋:在幫扶中穩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