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美食 >> 瀏覽相關信息

“逍遙鎮”認祖歸宗

2013/4/22 15:30:29 點擊數: 【字體:

    周口市西華縣逍遙鎮的胡辣湯聞名大江南北,“逍遙鎮胡辣湯”早已成為一個品牌。但是,在2003年年初,當逍遙鎮當地政府到工商部門注冊“逍遙鎮” 商標時,卻發現有人已捷足先登。為此,當地政府與搶注者進行了長達近4年的“較量”。2006年11月9日,雙方終于達成商標轉讓協議,一次性付給搶注者 5萬元轉讓費,“逍遙鎮”才得以回到逍遙鎮。
   
    “逍遙鎮”被搶注并非個案,最近幾年來,知名企業和個人名稱遭遇商標搶注事件屢屢見諸報端。是搶注者在鉆法律的空子還是被搶注者的品牌意識太淡薄?

    ●“逍遙鎮”成了別人的商標,逍遙鎮人很不樂意
   
    “聽說‘逍遙鎮’這個商標被外地人搶注了,我們黨委政府很震驚,當時就想無論如何都要拿回這個商標。11月9日上午11時多,經過一天的談判,商標轉讓協議終于簽訂,轉讓費由20萬元降低到5萬元,我們當場就按協議把這部分錢拿出來了,辦完所有的手續,心里的石頭才落了地。”12月12日,直接參與此次商標談判的周口市西華縣逍遙鎮鎮長李新芳接受記者采訪時,再次回憶起一個月前那個瞬間。
   
    逍遙鎮是全國屈指可數的胡辣湯調料生產基地,逍遙鎮胡辣湯遍布全國各地。逍遙鎮胡辣湯除了熬制湯外,現已辦起了10多個胡辣湯料生產廠,研制開發出胡辣湯全味粉、水沖式胡辣湯等8大系列80多個品種,年生產量在400多萬箱。據不完全統計,全鎮外出賣湯從業人員2800多戶8000余人,年創收入上億元。
   
    為做大做強逍遙鎮胡辣湯品牌,逍遙鎮黨委、鎮政府于2003年2月和2006年4月,先后成功舉辦了兩屆逍遙鎮胡辣湯大賽暨美食節。
   
    就在西華縣首屆逍遙鎮胡辣湯大賽暨美食節舉行之際,當地成立了“逍遙鎮胡辣湯協會”。逍遙鎮政府辦公室主任劉建偉兼任逍遙鎮胡辣湯協會會長。
   
    2003年4月份,逍遙鎮胡辣湯協會開始申請為逍遙胡辣湯注冊商標。讓他們吃驚的是,鄭州的劉先生已捷足先登,在國家商標局申請了30類“逍遙鎮”商品商標和43類“逍遙鎮”服務商標。
   
    看著自己苦心經營這么多年的金字招牌被人搶注,逍遙鎮人心里不是滋味兒。

    ●5萬元轉讓費搶回“逍遙鎮”,搶注人稱只是象征性收費

    劉建偉告訴記者,“對方也是在胡辣湯節后才申請的,當時還在國家規定的3個月公示期內,我們就趕緊委托中國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向國家工商總局提出異議。國家工商總局仲裁委員會只有10多個工作人員,一年要接到數十萬個商標注冊的申請,每天的工作量很大,因此我們雙方就一直僵持著,誰都拿不到。聽說裁定后還要發終審公告,這些過程還需要兩年多。如果對方提出復審,再等結果出來,又需要近兩年的時間。因此,三五年內拿不到商標是很可能的事情。”
   
    2006年上半年,劉建偉聽從河南中原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負責人的建議——“曲線救國”,即主動撤銷異議,先把商標轉至對方名下,然后采取“商標轉讓”的方式,簽訂轉讓協議,再報送國家工商總局,這樣下次公示時“逍遙鎮”就在逍遙鎮胡辣湯協會的名義下了。
   
    逍遙鎮鎮長李新芳直接參與了“商標爭奪戰”,并具體負責談判。“開始根本找不到對方,后來通過一個在鄭州工作的老鄉,才算跟他聯系上。11月8日下午4時多,對方在鄭州見了面。我們的意思是,‘逍遙鎮’確實是本地的品牌,政府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這一點。逍遙鎮一年財政收入500多萬元,有足夠的能力與個人抗衡。他也是個聰明人,很有經濟頭腦。轉讓費開始說是20萬元,慢慢降到10萬元,8萬元,最終以5萬元成交。我們生怕出意外,趕緊當場簽協議,當場付款!”李新芳慶幸地說。
   
    12月13日下午,搶注該商標的鄭州市民劉民接受了記者的采訪。目前他經營著一家以銷售農機、化肥為主的公司。談起注冊“逍遙鎮”商標的初衷,劉民說,1999年的時候,他的公司準備進軍餐飲業。為尋找合適的品牌,他開始上網搜索“逍遙鎮”、“北舞渡”等知名的胡辣湯商標。當發現“逍遙鎮”尚未被注冊成商標時,就先進行了注冊。后來,他的公司做了其他業務,“逍遙鎮”對其作用已經不大。
   
    “我從來沒有把注冊商標當成一種牟利的手段。曾經有人出高價想買走,我都沒答應。后來,當逍遙鎮政府找到我時,我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了一部分費用,因為我覺得把這個商標給逍遙鎮人,會更有價值。”劉民說。

    ●“國腳”商標轉讓費高達1000萬元,搶注商標方興未艾

    最近一段時間,搶注商標事件不斷進入公眾視野。比如,“中央一套”被個人搶注為安全套商標,謝霆鋒、劉德華名字諧音“瀉停封”、“留得華”也被搶注。可以說,搶注商標已經成為某些人的職業,他們被稱為“職業注標人”。
   
    搶注商標熱潮的背后隱藏著巨大的利益誘惑,甚至可以讓人一夜暴富。如2004年8月份,一個叫楊昆的人把自己注冊的“國腳”系列商標以1000萬元的高價,轉讓給了一家叫北京國足的企業。
   
    不過,投資商標雖然利益誘人,但也存在風險。注冊一個商標,商標代理費、申請費、查詢費及其他費用加起來至少2000元。商標從申請至批準拿證,周期需要14至16個月。
   
    如果申請的商標被駁回,付出的資金、汗水和時間將付諸東流。知名商標如果僅僅在國內被搶注,還算是好的,在國外被搶注后引發的麻煩更大。
   
    據國家工商總局2005年不完全統計,國內有15%的知名商標在國外被搶注,如五糧液在韓國、康佳在美國、海信在德國、科龍在新加坡等相繼遭遇了商標被搶注的命運。每年商標國外搶注案件超過100起,涉及化妝品、飲料、家電、服裝、文化等多個行業。
   
    曾因注冊“留得華”商標而名噪一時的營銷專家郗永豐說,搶注商標引起廣泛關注并不是壞事情,一方面反映了不少知名企業或個人對商標的保護意識太差,另一方面會警醒和刺激國人提高產權保護意識。(劉瑞紅)(原標題:“逍遙鎮”認祖歸宗)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東方今報 原文時間:2006-12-19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