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涼粉餃子,不是用涼粉做餡包成的餃子,而是以前餃子不夠吃就添加了涼粉增加分量,涼粉有清涼粉和黃涼粉,清涼粉是淀粉制成的,黃涼粉是玉米面制成的。現在它已經成了別有風味的洛寧小吃。
涼粉餃子湯里,除了涼粉餃子外,還加入紅燒五花肉片和豆腐。一家人熱熱呵呵在一起,香噴噴地吃上一頓初一飯,那是圓滿;客人來了熱騰騰地端上一碗涼粉餃子,那是一分親情。一般家人出遠門,大多都是餃子送行,里面更蘊含一分寄托和思念。
記得小時候過年的時候,我和爺爺奶奶在農村老家,耳邊到處是鞭炮聲,呼吸的是四處彌漫的、濃濃的火藥味。有時我們的餃子還沒盛入碗里,已經有人叫著爺奶進院,一般都是村里晚輩來送餃子了,而給別人家老人端餃子的任務非我莫屬。到了別人家,老人會夸一番,然后又說新衣服怎么怎么好看,臨走時,有的大人會把未放完的鞭拆散一些塞入我口袋,算是獎勵吧。捧著空碗,一路小跑,急著回家點炷香在院里放鞭,那分喜悅難以言表。
小時候不喜歡吃涼粉,只把餃子挑出來。自己碗里還沒吃完,就開始張望爺爺碗里,之后是嚷嚷讓爸爸別吃完,其實也不多,一個人扒拉一個就行,也算是另一種撒嬌吧。隨著年齡的增長,吃餃子少了,吃涼粉多了。盡管知道用淀粉做的涼粉其實沒有什么營養,但習慣一塊一塊地品嘗;而玉米面做成的黃涼粉,則是輕易吃不到的,一般是過年過節,街頭菜市場才有的賣。臨近春節,別人送什么我不知道,我只是給熟人和朋友送些黃涼粉,讓他們嘗嘗稀罕,因為這些東西在洛陽市區的菜市場是買不到的。
到了洛寧,有許多風味小吃,涼粉餃子就是令人難以忘記的一種,歡迎你去品嘗喲。(韋忠民)(原標題:涼粉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