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美食 >> 瀏覽相關信息

“燴面現象”:鄭州人難解的情結

2012/5/28 17:39:46 點擊數: 【字體:

    一大海碗,西北風味的羊肉湯或牛肉湯里臥著面,加上大補特補的西北枸杞、豆腐絲、青菜、海帶絲、香菜,再擱上辣椒油,倒點小香醋,一口氣扎進碗里美在心里——— 得勁!

  讓嘴巴懷舊,就來碗合記燴面吧。

  合記燴面已經有60多年的歷史。它的前身是合記老鄉親菜館,始建于1946年。當時老鄉親菜館以羊肉泡饃和簡單的小炒菜。1953年李少卿等4人接營,因是合伙經營,易名為合記飯店。1967起更名為合記牛羊肉燴面館,后來改成現在的合記燴面。

  ●光燴面,一天曾賣48袋面粉

  9月12日上午,在人民路合記燴面館,記者見到了鄭州飲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馬世偉,他出生在上世紀50年代,是鄭州燴面發展的見證人之一。 “一天賣48袋面粉。”馬世偉對合記燴面當年的輝煌記憶猶新。當時的合記燴面還稱作合記牛羊肉燴面館,由一間200平方米左右的民房改造而成。每天早上八九點就有長長的隊伍在等,手抄四兩糧票,好不容易等燴面到手卻發現店內的板凳早搶沒了。沒關系,往店門口的樹墩上、磚頭上一坐甚至是蹲到地上,“呼嚕” “呼嚕”扒完一碗面,最后再一仰脖把湯倒進肚里。

  ●燴面風靡,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偶然

  “燴面是怎么來的?”“絕對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馬世偉這樣回答。

  馬世偉的外公在當時的合記老鄉親菜館上班。菜館以羊肉泡饃為主,賣到中午會剩下一些碎面頭,廚師就把碎面頭加工做成厚厚的面,加點羊肉湯再放點調料和蔬菜什么的再吃。馬世偉說這可能是燴面最早的雛形,后來菜館試著推廣,沒想到一碗融合了菜、面、湯的燴面成為這個菜館的主角。

  后來因飯店房屋需拆遷,合記燴面沉寂了許多日子,就有市民在鄭州一家報紙上呼喚合記那吃著很“得勁”的一海碗燴面哪去了。

  合記燴面于1990年在人民路上重新開張,這次面積擴大到400多平方米。

  ●“燴面現象”是鄭州人難解的情結

  在合記匿跡的那段日子里,鄭州又相繼出現了“鐵老婆燴面”“四廠燴面”以及后來的“楊記”“惠豐園”和“蕭記燴面”等。

  河南人愛吃面。吃火鍋,最后鍋里不下幾片燴面就會覺得少點什么,在農村,芝麻葉或紅薯葉下來之季,芝麻葉粉漿面條、紅薯葉雜面條等就很流行。

  作為烹飪大師,馬世偉認為鄭州的燴面是歲月沉淀下來的人文情結,包裹著厚重綿長的人文韻味兒,這是外地人很難理解的一種“燴面現象”或叫“燴面情結”。

  臨近中午,合記燴面開始陸續上顧客,除了常見的涼菜、小炒,燴面仍是桌上的主角。

  更多的鄭州人開始有這種感慨,燴面吃起來怎么味道變了?也許放在桌上的那碗燴面沒變,而是我們變了。

  過去,我們滿足于一碗燴面帶來的滿足,現在環境變了,裝修精美的粵菜館、湘菜館比鄰而興;再就是能吃的東西豐富了。這些變了,但我們吃完食物,希望得到發自肺腑的那一句“得勁”沒變。(原標題:那些滋味 想想就“得勁 ”)

    來源:東方今報    2007年09月13日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