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這種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軟體動物,在新安縣磁澗鎮,卻發展成為一個年產值3000多萬元的產業。實現這項工作的,是被稱之為豫西蝸牛養殖第一人的許亞同。
記者見到許亞同時,他穿著樸實的休閑夾克。要不是工作人員介紹,根本看不出這是一位創造年產值達3000多萬的企業老總。
1979年,許亞同就讀于河南百泉農業專科學校植物保護系,畢業后分配到西工區紅山鄉做農業技術員,傳播農業科學知識,推廣農業新技術,走家串戶,幫助農民解決糧食種植、果樹栽培、動物飼養等問題。許亞同說:在這個服務過程中,讓我深刻地感受到廣大農民是迫切地需要致富技術,需要有人來給他們指導這些技術,把種植養殖這些事搞好。
許亞同在農村干了三年技術員后,由于工作調動,需要調到義馬煤業集團。消息傳出去后,曾經得到許亞同幫助的農民自發聚集到許亞同的寢室,挽留他。回憶當時的情景,許亞同說:當我要走的那一天,我沒有跟別人說過,但是這個消息不脛而走,一幫農民弟兄,晚上擠到我寢室,攔著我不讓我走。種蘋果的說,蘋果一年給你多扛幾簍,有養雞的說,雞蛋你多掂點,那一幕,我的一生也忘不了。
被調到義馬煤業集團后,許亞同開始從事環境保護工作。由于工作業績突出,很快被提拔為部門負責人。但是機關里的工作,一直讓許亞同不能適應,他始終無法忘記在農村生活的那段時光。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許亞同不顧家人反對,在1999年辭職回到農村,找了一幫農民兄弟,開始創業發展蔬菜種植項目。
盡管許亞同有技術,但是不懂市場和管理,第一次創業很快就失敗了。許亞同說:時間不長,幾十萬快錢很快就花完了,但是什么產出也沒有,所以就把我們困在了這兒。很多朋友就來勸我,還是收拾收拾回家上班吧,別在這兒逞能了,自古以來,想在土地里挖金子,那是不可能的。當時我們確實已經到了走投無路的一種狀態,不知道要干啥。
面對朋友的勸說、家人的不理解,許亞同沒有放棄自己的農業夢想,仍然繼續尋找合適的項目。有一天,雨過天晴后,許亞同看到菜地里有許多蝸牛,于是便突然萌發了養蝸牛的想法。蝸牛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高檔營養食品,是法國及西歐國家的傳統大菜,我國廣東、廣西、云南等地區的少數民族,也早就有吃蝸牛的習慣。養殖蝸牛,市場前景光明。
2000年,許亞同開始研究蝸牛養殖技術,并成立洛陽綠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發展蝸牛產業。當時網絡還不發達,許亞同為了了解蝸牛的習性,常常一個人泡在圖書館,一坐就是一整天。
蒼天不負苦心人,經過一年多的研究和精心培育,許亞同的第一批鮮活蝸牛推向市場后,大受歡迎,國內多個省市的海鮮市場紛紛向他訂購,產品供不應求。為了能夠帶動廣大農民也發家致富,許亞同采取“公司加農戶”的發展模式,向農戶提供育種蝸牛和養殖技術,等到農戶把蝸牛養成了,他再根據協議價格進行回收。由于市場需求大,蝸牛銷路不錯,許亞同的綠爾公司很快進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
天有不測風云。2006年8月,北京一家餐廳讓顧客生吃福壽螺造成寄生蟲感染。事件經新聞媒體報道后,全國范圍的貝類生產企業都遭受到巨大打擊,綠爾公司也沒能幸免,大半年時間,蝸牛產品一斤也沒有賣出去,消費市場完全崩潰。許多農戶看到該情景,紛紛放棄養殖,要將蝸牛傾銷到綠爾公司。在這緊要關頭,許亞同沒有退縮。許亞同說:我們每天都要大量地收貨,收完后怎么辦?在這種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我們就把蝸牛做成蝸牛凍肉,我們這個后院,蝸牛殼堆積如山,我們這個蝸牛凍肉,在冷庫里堆積如山,同時我們的大量資金沉淀下來,收著收著就沒有錢了,那只好硬著頭皮四處去借了,把親戚朋友都發動起來。不管咋說,我們就是咬著牙一直在回收。你交多少,我回收多少,都是現金。
受“北京福壽螺感染”事件影響,許亞同虧損了100多萬,公司幾乎到了破產邊緣。到2007年下半年,蝸牛市場逐漸恢復,由于許多蝸牛養殖企業在這次福壽螺事件中沒有挺過去,都倒閉了,市場上嚴重缺貨,許亞同手中的蝸牛凍肉很快銷售一空,鮮活蝸牛供不應求。
面臨新的發展機遇,許亞同擴大了生產規模,充分利用公司“現代蝸牛技術培訓基地”,對全縣各地區農民進行集中式的蝸牛養殖培訓,讓更多的農戶參與到這個項目中來。先后培訓農民、下崗職工、大學生一萬五千多人次。許亞同說:這個產品越來越供不應求,我們的產量在增加,但是市場需求量也在增加,但是產量增加的速度,趕不上市場需求量增加的速度,所以說它的前景越來越廣闊。
目前,許亞同的綠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已經簽約農戶2000多家,可年產蝸牛4千多噸。許多農民也因養殖蝸牛而擺脫了貧困,新安縣石井鄉郭洼村村民姚鄒獻說:我是從去年的7月份開始養蝸牛,養到了11月底,第一批蝸牛養成了,我是投資了1萬3千多元錢,結果是賣了兩噸蝸牛4千斤,7塊錢一斤,(共賣了)2萬8千塊。除去1萬3千塊錢的成本,還落了1萬5千塊。感覺到這個項目確實是幫助我們脫貧致富。
面對一片光明的發展前景,許亞同沒有停步,他組織科研人員,開發出來蝸牛膠囊、蝸牛罐頭等產品,進一步提高蝸牛的市場價值。許亞通說:我們一方面發動更多的農民來參與這件事,一方面我們又在研發這項技術,提高農民的養殖效率和效益,幫助農民實現致富增收,實在話就是讓農民“弄”到事,讓農民掙到票子。
由于許亞同在蝸牛產業發展方面做出的貢獻,他先后獲得了“2007年 度河南省科技扶貧帶頭人”、“2011年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個人”等稱號,他所創立的綠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也被中國農業技術協會批準成立“中國農技協食用蝸牛技術交流中心”,今年3月被市政府列為“洛陽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并將蝸牛產業列為洛陽市十大重點扶持項目。(本臺記者 張健)(原標題:豫西蝸牛養殖第一人——許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