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萬畝紅薯每年能給農民帶來1億多元的收入
10月17日,在舞鋼市尚店鎮溫樓村云輝現代農業專業合作社紅薯地里,被聘用的農民正忙著搶收紅薯。望著一堆堆豐收的紅薯,合作社理事長張建輝喜不自禁:“今年天氣好,種紅薯也跟著沾光,畝產都在3500公斤以上,鮮紅薯批發價每公斤要1元錢呢。”
舞鋼市云輝現代農業專業合作社是一家集脫毒紅薯科學育苗、種植、加工為一體的合作社,紅薯種植面積近2萬畝,種植的優質脫毒紅薯淀粉含量達26%。值得一提的是,該合作社一年兩季紅薯試種成功,種植效益大大提升。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舞鋼市農村家家戶戶都種紅薯。在糧食緊缺的當時,紅薯成了人們的“救命薯”。“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就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隨著人們豐衣足食,紅薯的種植面積日漸萎縮。近年來,由于健康養生觀念深入人心,人們對小雜糧的需求不斷增長,紅薯也變得“金貴”起來。
“以前鬧饑荒時,多虧有紅薯救命,吃紅薯吃得看見它就胃酸。沒想到,現在紅薯比細糧還值錢呢。”溫樓村80多歲的農民周付奎深有感觸地說。
舞鋼市充分利用當地紅薯種植以及傳統的“三粉”加工優勢,大力引導和鼓勵農民種植、加工紅薯,不但根據當地土壤、氣候等條件,因地制宜地幫助農民選種優質新品種,而且組織技術人員手把手地進行技術指導。截至目前,舞鋼市紅薯種植面積已由原來的不足萬畝發展到現在的3萬畝。
紅薯掙大錢,加工是關鍵。舞鋼市從資金、技術上積極扶持農民從事紅薯深加工和薯產品開發經營,相繼培育龍頭企業4家、手工作坊100多家,使脫毒紅薯變成品質優良的粉絲、粉皮和粉面,年加工能力達到5萬噸。據估算,3萬畝紅薯每年能給當地農民帶來1億多元的收入。
“我們已和北京、上海的5家超市簽訂了粉絲、粉皮和粉面供銷合同,產品供不應求。”張建輝說。(喜迅劉海軍)(原標題:舞鋼市小紅薯做成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