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飄香。在方城縣柳河鄉木瓜生態觀光園內,縣內外游客們三人一伙、五人一群,或摘木瓜、或拍照留念、或談笑其中,個個洋溢著喜悅的表情,陶醉在木瓜生態旅游的幸福之中……止目前,該鄉木瓜累計種植面積已經達到6萬畝,每年為群眾帶來直接經濟效益2000余萬元。木瓜產業的蓬勃發展,飽含著該鄉人大主席團和人大代表的不懈努力和一片深情。
做出決議:群眾放心了
方城縣柳河鄉是典型的淺山丘陵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長年雨水充沛,光照充足,獨特的環境氣候非常適宜木瓜生長。據《本草綱目》、《名醫別錄》有關記載,木瓜具有驅風順氣、鎮痛消腫之功效,是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風濕等多種疾病的良藥。此外,木瓜樹外形美觀,春季花開滿樹艷如桃花,秋季碩果金黃果香濃郁,是園林綠化的風景樹之一。
為強力培育木瓜這一富民產業,該鄉黨委、政府提出了打造“中國木瓜第一鄉”的發展目標。柳河鄉人大主席團及時跟進,充分發揮人大自身的職能作用,圍繞加快木瓜產業發展,深入調研掌握一手材料,并作出決議,組織人大代表協調服務,有力促進了全鄉木瓜產業的快速發展。在推進木瓜產業發展進程中,柳河鄉人大主席團針對木瓜產業發展初期群眾思想顧慮多、積極性不高的實際,堅持從全鄉工作大局出發,結合木瓜產業發展需要,積極組織人大代表深入村組認真調查研究,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
2009年5月,該鄉人大十一屆一次會議上作出了《關于加快發展木瓜產業發展的決議》。《決議》全面分析了柳河鄉發展木瓜產業的優勢,肯定了木瓜產業發展成效,對木瓜產業發展作出了科學規劃,并建議政府高起點規劃、大力度扶持、走綜合發展道路。《決議》的出臺,給群眾吃上了定心丸,極大的調動了群眾種植木瓜的積極性,當年全鄉新增木瓜面積9000畝,是前三年種植面積的總和。
組織視察:發展加快了
規劃繪就了木瓜發展藍圖。為保證《決議》落到實處,柳河鄉人大主席團多次組織代表進行專題視察,全力推進木瓜產業的發展。該鄉人大主席團認真聽取群眾對發展木瓜產業的意見,進行歸納整理,并向鄉政府提出工作建議,督促研究落實。
2009年,針對全鄉木瓜產業發展中遇到的規模化程度低等問題,該人大主席團先后兩次聽取和審議鄉政府關于木瓜產業發展情況的報告,先后向政府提出意見、建議26條。該鄉政府的高度重視人大的建議,聘請省農科員專家會診指導,并分派專門人員,前后投入資金30多萬元,逐條進行了落實。
2010年春節,該鄉人大主席團向全鄉的人大代表發出倡議,動員在外的親朋投資木瓜產業,使木瓜就地變寶,直接拉動經濟增收。功夫不負有心人。4月,河南金木瓜集團等加工企業相繼建成投產。木瓜就地轉賣,群眾當場受益。《決議》規劃的藍圖逐步變為現實,該鄉木瓜產業發展迎來了新的春天。
代表帶動:木瓜叫響了
為促進全鄉木瓜產業更好更快地發展,該鄉人大主席團注重發揮人大代表的示范帶頭作用,通過典型引路,以點帶面,進一步增強了木瓜產業發展動力。
該鄉的縣、鄉人大代表在木瓜產業發展中積極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和成效引導群眾,促進木瓜產業的快速發展。在種植上帶頭。縣人大代表、該鄉西峰村支部書記杜獻堂帶領村組干部、群眾代表,引導全村群眾依托本村荒山面積大的優勢,選育種植優質木瓜品種,全村木瓜種植面積發展達到3000畝,2009年產值達到300萬元,實現了共同富裕。鄉人大代表梁士民、宋登來帶頭承包荒山數百畝,自富帶富了周圍群眾。為擴大木瓜連片發展,以鄉人大代表劉自源為首的東片人大代表小組,帶領群眾挖穴整地,連片發展,建成了柳四路萬米木瓜生態長廊。在服務上帶動。縣人大代表王久遠,通過到湖北等地學習考察,掌握了木瓜科學高產種植技術,成為全鄉有名的木瓜種植大戶和技術能手,他將自己的實踐經驗無償傳授給周邊群眾,使更多的群眾從木瓜產業發展中嘗到了甜頭。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在該鄉人大主席團和全體人大代表的不懈努力下,柳河鄉木瓜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成為了富民強鄉的支柱產業。金木瓜酒飄香中原大地,“中國木瓜第一鄉”的牌子叫響了全國。
目前,該鄉的6萬畝木瓜,建成面積5000畝的木瓜生態觀光園一處,萬米木瓜生態長廊一條,千畝以上連片7個。木瓜產業已經走上苗圃—風景樹—鮮果出售—木瓜深加工的系列化、規模化、產業化路子。昔日藏在深山人羞答答的木瓜蛋終于變成了柳河鄉四萬父老鄉親發家致富的金果子。(作者: 李振生 牛營軍 樊海鵬 李成祥)(原標題:為使木瓜變金果——方城縣柳河鄉人大力促木瓜產業發展側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