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帝故里景區部分景觀
黃帝故里景區,2006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丙戌、丁亥、戊子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均在這里舉行。“根在黃帝故里故都”系列報道之三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她的名字就叫中國,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每當唱起這首歌,所有的炎黃子孫都會心潮澎湃,熱血沸騰。自豪驕傲自不必說,更多的是不忘始祖之恩,銘記始祖之德,探溯文明之源,傳承黃帝精神,激勵振興中華之志。這個時候,作為人文始祖黃帝出生建都之地、億萬龍的傳人的福蔭祖地、全世界華人尋根拜祖的圣地,河南新鄭格外讓人魂牽夢繞!
尋夢軒轅丘
5000多年前的一天,在如今河南新鄭的大地上,一個叫做附寶的女子在看見電光繞北斗之后產下了一個嬰兒。這個孩子似乎生下來時就帶著上天的寵愛,顯示出與眾不同的天秉。《史記》上是這樣記載的:“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這個人生來就是帶著使命的,他讓中華民族拋棄了蒙昧,開啟智慧,創立了一個雄立世界東方五千余年而不衰的文明,并創造了龍這一中華民族為之驕傲的圖騰。從此,中華兒女都自稱為龍的子孫,而他的光輝隨著眾多的龍子龍孫開始遍及世界。這就是全世界華人共同的祖先、中華文明的肇造者——軒轅黃帝。他出生的地方因為正好與天上的軒轅星座相對應,故被命名為軒轅丘。在隨后的5000多年中,虔誠的子孫們開始在這里膜拜他,贊美他,鮮花禮樂不斷,承載起十幾億華人共同的追思和朝拜。
來到黃帝故里正是一個夏雨初晴的傍晚,故里祠中香煙裊裊,人流如織。軒轅黃帝高坐廟堂,面容安詳慈和,俯視著身下虔心禮拜的兒女眾生。耳旁磅礴大氣的《黃帝頌》讓人不由得心生敬仰,從心底流露出敬畏和膜拜。陪同的趙國鼎老人是新鄭著名的黃帝研究專家,他在黃帝文化上幾乎傾盡了一生的心血。眾多史料信手拈來,無一不是黃帝出生定都新鄭的強有力佐證。
《竹書紀年》上說:“黃帝軒轅氏,居有熊。”《史記·五帝本紀》又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帝王世紀》說:“黃帝都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太平御覽》引《帝王紀世》:黃帝“受國于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史記》集解引皇甫謐曰:“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通鑒外紀》引注皇甫謐的觀點:“新鄭,古有熊國,黃帝之所都,受國于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河南通志·古跡》:“軒轅丘,在新鄭縣境,古有熊之國,軒轅黃帝生于此,故名。”
趙國鼎老人細細數說著記載黃帝在新鄭的各種史料,末了,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再次強調:“軒轅黃帝就是正兒八經的新鄭人,這是古代史料有記載的,現代專家有結論的。”
當之無愧的中華第一古都
河南新鄭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我國新石器時代最早的裴李崗文化,就發現于新鄭裴李崗。8000年前,這里的先民們已開創了先進的以家畜飼養業和手工制造為標志的農耕文明。石磨盤、陶缽陶鼎、谷粟、棗核等大批出土文物證明,裴李崗文化時期農業文明的起步比仰韶文化時期早一千到兩千多年,甚至更早。裴李崗文化所孕育出的文明在中原大地上得到不斷的延續發展,到了距今5000多年的時候,中原地區最為強盛的有熊部落長期活動定居于中原地區。而有熊部落的首領則正是黃帝,黃帝最先在軒轅之丘創業、立國、建都。他首先把世衰的末代神農氏炎帝納歸自己的麾下,然后平定蚩尤,統一中原,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初基。國學大師錢穆在《黃帝的故事》中說:“傳說中的黃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偉人,是奠定中國文明的第一座基石。”黃帝時代,中華大地上有萬國氏族部落,為了爭奪土地、財物或人口等,他們經常發生摩擦,甚至戰爭,制約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進步。黃帝通過同炎帝、蚩尤的戰爭,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建立起一個大一統的有熊帝國,其疆域東至東海,南至交趾,西抵流沙(即今新疆一帶),北到幽陵(即今內蒙境內)。今天的“中國”就是在有熊帝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當時的國都就在今天的新鄭,可以說新鄭是當之無愧的中華第一古都。曾幾何時,很多人對于黃帝故里故都在新鄭的說法心存疑問,并且公開否認這一說法。為了還歷史一個真相,趙國鼎東下山東曲阜,西上陜西黃陵,遍訪河北涿鹿、河南荊山,又多次到北京歷史博物館、中華書局、國家文物局、中國歷史研究所、北師大等單位,查閱大量文獻資料,請教專家教授,終于弄清楚了他想要知道的軒轅黃帝的重要史實。他從文獻、文物中,從新鄭黃帝遺址處,從黃帝傳說故事中經過分析考證,大膽否定了“疑古、神話”之說,確信上古時期確有黃帝其人。他把自己所掌握的有關軒轅黃帝的文獻史料經過精心編撰,著書成冊,出版了《中華文明始祖黃帝》、《黃炎二帝考略》兩本個人專著。同時,在河南日報、鄭州晚報、今晚報等發表過很多文章,闡述黃帝出生于新鄭,都于有熊的觀點。趙國鼎的所作所為,引起了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專家學者的關注。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1991年5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成立時,趙國鼎應邀參加了成立大會,并在小組會上作了《黃帝故里故都在新鄭》的發言,并當選為理事。趙國鼎糾正黃帝出生地千年誤傳,人們送其雅號“趙黃帝”。
中華龍的發源地
“龍起源于新鄭?”第一次聽到這個提法的時候,大多數人面露疑惑,心存狐疑,但是當趙國鼎仔仔細細的解說之后,讓人不由得相信,中國龍有可能真的也誕生于新鄭。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在歷史長河中,龍作為中華民族共同的崇拜物、神靈、藝術形象,溝通了中華大地上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們的關系,增進了各民族的相互理解和團結,對民族融合、文化統一起到了積極作用。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龍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相當大的分量和極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標志。
中國古代星座上有個“軒轅星座”,共有十七顆星星組成,前邊幾顆有頭有角,后邊一字排開,整個看去,像滾龍,人們又稱它為“龍”星。為什么稱“軒轅星”為“龍星”呢?相傳,龍的產生與軒轅黃帝密切相關。
許多學者都認為,龍是以蛇為主體,加上馬的頭,鹿的角,魚的鱗和須,虎的腳,鷹的爪等才成了人們所崇拜的龍。戰國時韓非就說,黃帝合鬼神于西泰山,而他所說的鬼神就是各有崇拜圖騰的氏族部落。由此可見,龍圖騰是由許多圖騰的特點融合起來而產生的,部落圖騰的融合,實際上就是民族的大融合,而“龍”正是民族大融合的象征。
大量的文獻、史料、傳說等資料說明,黃帝融合了眾多的氏族部落,最后與炎帝和蚩尤余部結盟,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原始國家體制,為了使各個部落能夠萬眾一心,就把部落圖騰里的蛇、馬、鹿、魚、虎、鷹的一部分融合了其他部落圖騰的優點,創造了龍的形象,最終把龍的圖騰旗幟完善之后,在中華大地上高高擎起。由此可知,是黃帝創造了龍這一形象。新鄭作為黃帝的故里故都作為中華文明的龍興之地,注定將被后人所銘記和朝拜。
黃帝故里今又興
軒轅黃帝故里位于新鄭市區西北部。漢代建祠供人們朝拜,明隆慶四年(1570年)修繕,于祠前建軒轅橋,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鄭縣令徐朝柱于祠前立“軒轅故里”碑,乾隆二十年(1775年),新鄭為黃帝重修“始祖廟”,立碑記載:“古傳鄭邑為軒轅氏舊墟,行在有軒轅丘遺址。”道光二年(1822年),新鄭儒學界重修文廟,立碑記述:“新鄭為軒轅黃帝故都,文明肇啟有自來矣”。1992年至今,新鄭人民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緬懷始祖功德,相繼大規模重修、擴建黃帝故里。
如今的黃帝故里經過多年的修葺整理,已經蔚為壯觀。祠前百家姓廣場人群常年熙熙攘攘,百家姓銅樹被撫摸得通體發亮,廣場中央建有黃帝寶鼎壇,立有九鼎,黃帝寶鼎置于中宮,高6.99米,直徑4.7米,重24噸,為天下第一鼎,周圍依八卦之位環繞八鼎。故里祠前兩個高大的漢闕如侍衛緊緊拱衛在黃帝故里祠前。祠前,千年古棗樹郁郁蔥蔥,兩只石熊踞坐祠前,姿態威武雄壯,對應了黃帝統一各部族前部落的名字有熊的圖騰。
黃帝故里祠堂里,端坐著慈穆祥和的軒轅黃帝。在這里不僅可以瞻仰軒轅黃帝像,還可以通過坐像后面的壁畫了解黃帝一生的功業。東西兩廂配殿分別供奉著黃帝正妃嫘祖、次妃嫫母像。來自全國各地的黃帝子孫虔心禮敬,香火旺盛,炙熱的銅鼎上煙霧繚繞,經年不斷。
葉落兮歸根,故里兮牽魂
相傳,農歷三月初三是軒轅黃帝一統天下、成就偉業的日子。后人為表達對軒轅黃帝的敬仰之情,每年這一天,都會以不同形式祭拜黃帝。自1992年新鄭黃帝故里開展尋根拜祖文化旅游活動以來,每年都吸引了海內外數以萬計的中華兒女前來謁拜始祖。
每年農歷的三月初三,黃帝故里前,笙簫悠揚,鑼鼓喧天,獵獵的旌旗下龍騰獅舞,華夏兒女共拜始祖軒轅黃帝。同根同祖的血脈親情、民族情結,讓眾多***游子不遠萬里回新鄭老家,向始祖奉上一炷心香,傾訴一腔深情。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于2007年4月19日上午來到河南省新鄭黃帝故里,燃香施禮,虔誠恭拜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終于圓了他多年的夢。
盛世盛典現七色“彩虹”
丙戌年的陰歷三月初三(2006年3月31日),由河南省政協主辦的“丙戌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在黃帝故里新鄭舉辦,吸引了來自港澳臺及全球的華人華裔華商社團共1萬多人參加公拜。當儀式進行到“樂舞敬拜”的時候,天空中圍繞太陽突然現出“彩虹”。而當大典儀式進行到“九曲匯流 龍騰呈祥”時,上千只彩球騰空而起,酷似巨龍飛舞,扶搖直上,天上彩練當空,人間萬眾歡騰,一派和諧盛世。中央電視臺等近百家新聞、網絡媒體用鏡頭錄下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并通過電流迅速傳遍五大洲,讓全球的華人共同見證和分享這一盛世奇觀。許多老人紛紛驚呼吉兆,稱之為盛世祥瑞。
傳承、創新,圓中華崛起之夢
史有記載,代有傳聞,世所認同,新鄭是黃帝故里和故都。黃帝帶領先祖們自強不息、開創大業的祖庭圣地在新鄭;黃帝帶領先祖們走向大聯合、大團結、大統一的圣地在新鄭;中華龍旗開成和高高擎起同樣在新鄭。新鄭積淀豐厚的文化底蘊,確立了她在中華五千年文明中的民族之根、文明源頭地位,黃帝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代表和象征,“黃帝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文化”。
根在中原,根在新鄭。黃帝故里以她得天獨厚的炎黃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心,炎黃子孫的魂,以莊嚴隆重的拜祖大典禮儀光大黃帝精神,傳承中華文明,凝聚民族力量,加快科學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明天,新鄭一定美夢成真!(原標題:黃帝故里故都:中華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