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鄭州市東北郊的鄭州大河村遺址,是一處包含有仰韶、龍山和夏商時期文化遺存的大型古代聚落遺址,1964年發現,面積40多萬平方米。1972年-1987年先后進行過21次考古發掘,出土各;類房基47座、窖穴297座、墓葬354座,出土陶、石、骨、蚌、玉等不同質地的遺物3500多件。其中仰韶時期的文化遺存最為豐富,發展序列清晰,堪稱中原地區仰韶文化的代表性遺址。
遺址出土的“木骨整塑”房屋,距今已5000多年,為我國發現同類房基中保存最好的一處(見圖,房基遺址中兩面坡式的排房建筑形式,是研究我國中原地區家庭起源的重要實物資料)。它不僅奠定了中國北方傳統民居的基本形制,而且是中國史前建筑史上的里程碑。
遺址中出土的大量彩陶,色彩艷麗、種類繁多。彩陶中的太陽紋、日暈紋等天象圖案,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天文學資料。研究成果表明,大河村先民曾在此延續居住長達3300多年。(原標題:留住仰韻的陽光--大河村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