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人對于湯水豐富的傳統水席,有著外人難以理解的深厚感情。它不僅是盛大宴會中備受歡迎的席面,就是平時民間婚喪嫁娶、誕辰壽日、年節喜慶等禮儀場合,人們也慣用水席招待至友親朋。當地人還把水席看成是各種宴席中的上席,以此來款待遠方來客。它作為傳統的飲食風俗,和傳統的牡丹花會、古老的龍門石窟并稱為洛陽三絕,被譽為古都洛陽的三大異風。
洛陽水席的格式非常講究,24道菜不多不少,8個涼菜、16個熱菜不能有絲毫偏差。16個熱菜中又分為大件、中件和壓桌菜,名稱講究,上菜順序也非常嚴格。客人到齊坐定后才上涼菜。8個冷盤分為4葷4素,冷盤拼成的花鳥圖案,色彩鮮艷,構思別致。水席首先以色取勝,客人一覽席面,未曾動筷就食欲大振。
冷菜過后,接著是16個熱菜依次上桌。上熱菜時,大件和中件搭配成組,也就是一個大菜要和兩個略小的中菜配成一組。一組一組地上,味道齊全,豐富實惠。在水席上,愛吃冷食的人,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涼菜。愛吃酸辣菜的人,水席菜能讓你辣得冒汗,酸得淋漓。有人喜食甜食,第4組甜菜足以讓人吃得可口,吃得愜意。如果有人愛吃葷菜,席面上山珍海味、飛禽走獸應有盡有,盡可大飽口福。不愿吃葷想吃素菜,以普通蔬菜為原料的素菜,粗菜細作,清爽利口。
洛陽水席以湯取勝,它的每一道菜都離不開湯。這湯,就像一首徐緩有致的音樂,開始時味道淡淡的,然后加選點麻辣,最后再加糖變成甜味兒。不知道水席的創制者對人味覺的接受序列是否做過專門研究,但這絕非隨意的安排,而是一種匠心獨運。你想,人們開始吃飯時,味覺一定十分靈敏,對菜味兒極為敏感,此時味兒淡些也不要緊。隨著菜吃得越來越多,這時將味道加濃一些,味蕾在濃烈味道的刺激下依然能夠清晰地感受到菜肴的獨特之處。(原標題:洛陽水席:每道菜都和湯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