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相關(guān)信息 >> 文化遺產(chǎn) >> 瀏覽相關(guān)信息

李固的誤區(qū)

2012/3/13 8:55:34 點擊數(shù): 【字體:


    在今人看來,李固并沒有多少知名度,但在當(dāng)時,該人卻名滿天下。他被誣入獄時,引發(fā)朝野激憤,被釋放后,又轟動了長安,臣民們高呼萬歲,聲浪此起彼伏。執(zhí)政的外戚集團心虛膽怯,不得不再度把他投入獄中。據(jù)《資治通鑒》記載,李固,字子堅,生于公元94年,漢中南鄭(今陜西南鄭)人。漢順帝末期入朝從政,歷任議郎、刺史、大司農(nóng)及太尉等職;傅劢ê驮辏垂147年,受到梁冀集團的誣陷,死于獄中,時年54歲! 
       
    東漢后期,政壇怪相迭起,皇帝基本上是個招牌,皇權(quán)被嚴重支解,一會兒外戚火得不行,一會兒宦官挑臺唱戲,各種力量糾纏不休,斗爭無時不在,有時甚至你死我活。因為政治生態(tài)日益惡化,正義一方總是居于弱勢,死人的事兒經(jīng)常發(fā)生。李固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憑借良心正義,慷慨激昂地走完了人生之路。他就像一位辛勤的農(nóng)夫,面對鋪天蓋地的荒草,竭力鏟除,最終還是回天無力反被惡草淹沒。對于李固,本不該苛求什么,畢竟,他為那個腐朽的王朝盡了力,送了命。但他的死,總讓人覺得遺憾,想起來不那么舒服,從這個理由出發(fā),幫他分析一下敗因,找一下誤區(qū),于他算是個祭奠,對今人也多少會有些益處。
        
    誤區(qū)之一
:對自己期望過高,對困境估計不足  
        
    這一條是說得通的。他從小就有大志向,目標是做大官,干大事,當(dāng)中興之臣。這種志向讓他與眾不同,比如求學(xué),他常常“杖策驅(qū)驢,負笈從師,不遠千里”,苦讀十多年,學(xué)貫五經(jīng),大儒的名聲傳遍四面八方。其中有3個情節(jié),彰顯了其與眾不同之處。一個是他出身顯貴,老爹位居三公,他卻改名易姓,隱瞞出身,決心走自己的路。另一個是他并不是單純苦讀,而是邊學(xué)邊結(jié)交天下英賢。再就是,他從政比普通人晚,入仕時已30出頭,這說明他并不急于當(dāng)官,而是致力于儲備知識,歷煉才干。再比如,他的從政之路也頗為獨特。一般人當(dāng)官大體有3個途徑。一個是家族成員保薦;另一個是地方政府舉孝廉茂才;再就是被某位朝臣選去作掾(屬官)。這些路徑,李固一個也沒看上。他曾經(jīng)5次被推舉孝廉茂才,均不予理睬,以致于“五府連辟,皆辭以疾”,在被授予議郎、縣令后,又自行辭職。這些機會,普通人求之不得,他卻干脆利落地予以放棄。他有點兒牛,有點兒狂,對下層崗位不屑一顧,謀求的是直接參與朝政,是話語權(quán)的絕對獲得。他堅信憑借自己的學(xué)識能力,是可以大有作為的,起碼能修復(fù)亂局,讓皇權(quán)回歸。后來的事實證明,他想簡單了。這個時段,皇帝年幼,太后臨朝,梁商父子手握大權(quán),宦官上竄下跳,官員們有的賣身投靠,有的明哲保身,朝政嚴重扭曲,氣氛令人窒息。對這些情況,李固知之不多,想得不深,盡管后來身居高位,但權(quán)力受限,獨木難支,原定的目標理想最終未能實現(xiàn)。
        
    誤區(qū)之二:曾經(jīng)順利的仕途讓他放松了警覺,小看了對手  
       
    政治環(huán)境雖然惡化,但李固的仕途還算順暢。他始任大將軍梁商的從事中郎,后出任荊州、太山兩地太守,公元142年任將作大匠,2年后,任太尉,參錄尚書事。短短8年多時間,李固就從百姓起步,一直干到太尉,這個過程明顯太短,角色轉(zhuǎn)變太快,一般人肯定承受不了,但李固不同,他有強烈的心理期待,有居高位做大事的追求,走到這個崗位,并沒有讓他感到意外。太尉屬三公之列,再加上錄尚書事,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一定很爽,感覺就像登泰山而小天下。值得一提的是,太尉的任命是在順帝去世、兩歲太子繼位的同時完成的,這似乎表明,晉升后的李固具有輔政的意味。但很不幸,這是個錯覺,更為不幸的是,這種錯覺在他大步晉升時就已存在! 
        
    現(xiàn)在看來,他對自己進步的原由看得不甚明白,真實的理由應(yīng)該有兩個:一個是他真的有才,宮廷對策曾被順帝評為第一,任太守時,政績也被列為天下第一。在荊州和太山兩地,他平定暴亂,轄區(qū)安寧,凸顯了政治才干。另一個是梁氏集團沒有把他列為政敵,對其升遷也沒有刻意打壓,有跡象表明,梁商和梁冀父子似乎還想把他納入麾下,培植為親信。對后一層意思,李固并沒有意識到。在他看來,自己的一路晉升,完全源于個人奮斗,是政績使然。特別是升官期間他和對手過招的經(jīng)歷,強化了他的這種錯覺。有兩件事比較典型,一件是,第一次宮廷對策時,他對阿母受封和宦者亂政提出過非議,受攻的一方編造罪名,聯(lián)手反擊,但未能得逞。另一件是,在荊州太守任上,他舉報南陽太守高賜違法犯罪,梁冀接受高賜賄賂,為之千里傳檄,緊急救助,李固不依不饒,堅持要把高賜繩之以法。梁冀無奈,只好移花接木,把李固平職調(diào)到太山。這兩件事,并沒有對李固構(gòu)成危脅,也沒有遲滯其晉升步伐。他由此得出了結(jié)論,外戚也好,宦官也罷,沒什么了不起,能量不過如此。如此一來,他就不可避免地走進了誤區(qū),高看了自己,低估了對手,以致于在后來的爭斗中,頻頻失手,斗輒必敗。
       
    誤區(qū)之三
:斗爭策略有誤,手段過于簡單  
       
    李固是大儒,不喜歡權(quán)術(shù),不玩兒歪門邪道,就像武林中的名門正派,必須等對手做好準備,拉開架式,這才出手進招。儒家那套仁慈忠恕思維、那種溫良恭儉讓的行為方式被他完全繼承,這就決定了其斗爭策略和手段是簡單的、溫和的,不外乎教誨勸誡之類,都是些嘴皮子上的功夫。他堅信仁者無敵,不管遇到什么情況,都一以貫之,即便策略有所調(diào)整,也總是萬變不離其宗! 
       
    順帝陽嘉二年,他鮮明地提出了以德晉爵、權(quán)去外戚、政歸國家、罷退宦官、選賢任能等系列主張。對此,各方反應(yīng)不一,順帝高興,外戚沉默,只有宦官鬧了鬧,但沒鬧出名堂。在梁商門下任職時,他有些天真,以為只要梁商主動退還權(quán)力,那么外戚專權(quán)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于是,他勸告梁商“功遂身退,全名養(yǎng)壽”,結(jié)果是對牛彈了一回琴。梁商死后,其子梁冀接任大將軍一職,梁大將軍和妹妹梁太后一起,共覽政權(quán)。李固認死理,對梁冀也是老套路,仍然是循循善誘,講理明義,期盼著收到仁者無敵的效果。梁冀比他老爹暴虐得多,對李固的說辭不屑一顧,公開推行順者昌逆者亡的方針,無論是誰,如果膽敢對梁氏家族說三道四,必欲殺之而后快,不長時間里,多名正直之臣一一死在他的刀下。對于這些,李固想必都看到了,反思過了,也知道自己玩不過人家,不得不調(diào)整策略手段,把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他沒有看透的是,在這個問題上,他仍然沒有半點兒勝算,因為權(quán)在梁冀手里,選誰為帝完全取決于梁氏。順帝死后,太子也就是沖帝接班,雙方均無異議。沖帝只有兩歲,剛學(xué)會說話,李固根本指望不上,好在,幾個月后沖帝病故。李固知道機會來了,決心選一個“高明有德,任親政事者”。他看好清河王劉蒜,梁冀和太后卻選中了劉纘,這個回合李固不戰(zhàn)而敗。劉纘8歲,天真陽光,就因為指責(zé)梁冀是個“跋扈將軍”,便被梁毒死。接下來還要選皇帝,這一回合,李固發(fā)誓要狠一點兒。他聯(lián)合多位重臣,隆重推出清河王劉蒜。李固有點兒幼稚,以為眾意難違,心說你梁氏再霸道,也不能不考慮大家的意見吧。哪知,梁冀就是不吃這一套,在皇族中找了個叫劉志的人接替皇位。李固生氣了,反復(fù)上書,絮絮叨叨地講道理。梁大將軍更生氣,隨便弄了個罪名就把李固關(guān)進了監(jiān)獄。誤區(qū)之四:組織準備不足,抗衡能量不強! 
        
    外戚和宦官經(jīng)過多年經(jīng)營,早已有了規(guī)模,各自形成了利益團伙。兩家既有斗爭,也時常聯(lián)手,有時連皇帝都對其奈何不得,至于公卿大臣們,別說與之抗衡,就是提點兒批評意見,都得萬分小心。應(yīng)對這種局面,李固不太內(nèi)行。他的力量太過弱小,組織準備不足,很多時候,只能親自出馬,與兩個集團單打獨斗! 
        
    李固是重視組織人事工作的。他曾上疏順帝,批評朝廷用人失誤,建議要廣集賢人。當(dāng)他聽說名儒黃瓊應(yīng)詔時,專門寫下《李固給黃瓊書》,支持老友入朝建功。他還強烈建議重用周舉、杜喬等人,積極推薦楊倫、尹存以及房植等名士。兩個集團曾舉報他任用了49名親信,似也證明他在用人方面并非無所作為。不僅如此,他還多次冒險保護受迫害的干部,曾一次性罷免了一百余名不稱職官員。但是,他至少有兩個失誤。一個是用人品種單一。他看中的大都是學(xué)習(xí)成績好、有點名氣的知識人士,對那些運籌帷幄者、出入宮幃者乃至舞槍弄棒者卻視而不見;傅酆髞碚且揽窟@些人,才滅掉了梁氏。另一個是選人不準。面對兩個集團的白色恐怖,一部分人賣身投靠,為虎作倀,大部分人集體失語,當(dāng)了縮頭烏龜。在最后一次選立皇帝時,唯有李固和杜喬堅守立場,其余的人都直接或間接地投到了梁冀陣營,其中也包括李固選任的某些官員。(原標題:李固的誤區(qū))



責(zé)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人民網(wǎng) 作者:肖靜
0
相關(guān)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