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瓷是有生命的,你要用心、用情、用愛去燒制才會出精品。”河南禹州星航鈞窯董事長任星航如是說。
2012年6月9日,是我國第七個“文化遺產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鈞瓷燒制技藝——星航鈞窯柴燒作品展示日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授牌儀式在禹州市星航鈞窯博物館舉行。河南省文化廳副廳長崔為工出席活動儀式并講話。
崔為工說,星航鈞窯長期以來,堅持走傳統之路,任星航大師傳承傳統制鈞技藝,根據禹州北宋鈞官遺存和窯爐建造原理,復活了宋代柴燒鈞瓷窯爐和宋代柴燒鈞瓷技藝,恢復了自唐以來歷代鈞瓷窯爐20座,燒制出了堪稱藝術經典的蟠龍瓶、鳳凰涅槃柴燒鈞瓷作品,成為鈞瓷界“活態傳承,重在落實”的典范。根據星航鈞瓷在保護、傳承、發展鈞瓷燒制技藝方面取得的顯著成績,文化部命名星航鈞窯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在舉行授牌儀式的同時,還舉行星航鈞窯柴燒作品展,這次展出的星航鈞窯柴燒作品近200件,其中不少作品是首次展出,在場的朋友們定會大開眼界,大飽眼福,充分領略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鈞瓷燒制技藝的藝術魅力。
崔為工希望星航大師能夠繼續發揮傳承和引領作用,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利用好鈞瓷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崔為工呼吁:讓我們攜起手來,牢記“保護文化遺產、呵護精神家園”這一偉大使命,共同努力,開拓創新,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為華夏文明歷史傳承創新區和中原經濟區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任星航表示,鈞瓷柴燒技藝一定會在任氏傳人的手中得到重點保護、深度挖掘、合理利用、時代傳承。任氏傳承人絕不辜負大家的期望和重托,讓鈞瓷文化、鈞瓷藝術得到弘揚和繁榮。
鈞瓷是中國古代五大名瓷之一,因“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獨特窯變著稱于世,自古就有“黃金有價鈞無價”,“家有財產萬貫,不如鈞瓷一件”之美譽。鈞瓷自唐創燒,到宋朝進入鼎盛時期,后因戰亂,一度斷燒,新中國建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鈞瓷迎來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鈞瓷的故鄉禹州市高度重視鈞瓷文化的傳承、保護與發展,做了大量工作和積極努力,使這一民族文化瑰寶得以傳承保護、發揚光大,鈞瓷的燒制水平、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藝術成就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鈞瓷頻頻亮相于國內重大活動,并作為國禮在世界上大放光彩,被外國政要收藏。代表著優秀中原文化的鈞瓷成為河南,乃至中國的一張亮麗的名片。
今年文化遺產日活動的主題是:“文化遺產與文化繁榮”,非物質文化遺產日活動的主題是:“活態傳承,重在落實”。
據悉,這次活動的成功舉辦,旨在讓社會各界更多地了解和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作為鈞瓷燒制技藝主要內容的柴燒鈞瓷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有了更多的認識,為柴燒鈞瓷這一傳統技藝的傳承提供輿論基礎,進而促進整個鈞瓷燒制技藝的保護與傳承。(原標題: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授牌星航鈞瓷燒制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