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刀刻瓷韻

2012/6/25 17:03:15 點擊數: 【字體:


刀刻瓷韻

       
    刻瓷是一種傳統民間手工藝術,秦漢時便有剝鑿瓷釉的方法,稱為“剝玉”。從魏晉開始,隨著陶瓷業的發展,大量精美瓷器出現,帝王、官宦和一些文人墨客在玩賞瓷器之余,很想把詠詩題文的墨跡留存于其上,以便永久保存,于是當時的藝人們便在施釉前的瓷坯上,用直刀單線刻出詩文書畫的輪廓,這便形成了最初的瓷刻。宋代定窯瓷器的裝飾,就是在瓷坯上刻出花紋后施釉燒制的典型代表。
     
    真正的刻瓷(在瓷釉上雕刻)是從清初開始的。據記載,清初,在民間開始有了專門從事刻瓷的行當,但大多以平刻為主,點線構圖等藝術表現力顯得單調、平實,并沒太多引起世人的注意。一直到了乾隆后期,由于經濟的昌盛和統治者文化生活的需要,朝廷特意在皇宮中設置了“造辦處”,專門制造宮廷使用的工藝品。由于當時社會各階層的推崇,鐫刻書法藝術有了進一步發展,甚至已有人能用刀在瓷板或其他器皿上雕刻山水、花鳥、草蟲等,且栩栩如生。這個時期,刻瓷真正發展成為了一門新的瓷器裝飾藝術。
      
    在上世紀初,刻瓷在中原地區流傳甚廣,盡管藝術水準參差不齊,但很多民間藝人都掌握著這套瓷上雕刻的本領。 后來,因為戰亂,這門技藝逐漸失傳。解放后,刻瓷技藝已經鮮有人掌握。虞城縣刻瓷藝人申世德等經過多年努力探索,攻克了這一技術難關,使這一歷史文化遺產得到再生和發展。
     
    刻瓷要經過繪圖、選料、描圖、雕刻、著色、表面處理、配套包裝等一系列生產工藝。
    
    在瓷器的選擇上,申世德能刻各種立盤、臥盤、花瓶、瓷板、瓷片等10多個品種。在微刻方面,申世德能在一個僅僅1平方厘米的小印泥盒上刻上中國古代仕女畫,而且能刻出西洋畫、中國畫、人物肖像等。
     
    申世德的刻瓷作品在慕尼黑第34屆手工藝品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獎,1988年獲河南省輕工科技騰飛獎和輕工優秀新產品獎。申世德還有部分刻瓷作品以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遠銷日本、美國、法國、意大利、菲律賓等國家。其事跡曾被《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京九晚報》等多家媒體報道。(原標題:刀刻瓷韻)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商丘報業網 2008-11-1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