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春節已近,年味漸濃。在這個熱烈而溫暖的時間節點,記者懷著美好的心愿,用雙腳丈量中原大地,下基層,走進尋常百姓家。找尋2011年那些代表基層發展、變遷的新事新景,記錄各地群眾辭別舊歲、展望并迎接新年的新形式。從今天起,本報特開辟專欄《新春走基層--看民俗里的新風尚》,把記者記錄的那些幸福而生動的“迎春畫面”逐一奉獻給讀者。
“八月桂花遍地開,鮮紅的旗幟飄呀飄起來……”噼噼啪啪的零星鞭炮聲中,商城縣吳河鄉高畈村熱鬧起來。這個大別山下的普通山村,以板栗、茯苓、天麻、木耳等聞名。昨日,記者來到這里,看到村民們正在演練傳統的舞獅子、花挑舞等,準備過一個精彩的新春(如圖)。
商城縣是我省著名的歌舞之鄉,革命經典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就是從這里唱遍全國的。新春幾家人或者一個村聯合走村串戶演幾場拿手戲,是高畈村近年來常有的事。
高畈村的村部周圍一座座小樓林立,一股現代化氣息撲面而來。幾個淡妝的老人帶著幾個年輕姑娘,扛著一根竹扁擔,挑著一對花籃,正練習花挑舞。花挑舞又叫“花挑子”,源自固始縣,廣泛流傳于江淮。嶄新的新農村洋房別墅,成了老人、姑娘們最好的舞臺背景。高畈村村委會一位干部說,高畈村最近幾年變化很大,不但搞企業,還搞旅游開發。“過年了,城里的人吃喝膩了,會來我們這里看美景、欣賞本地歌舞。”他說,一個旅游景點的開發,不僅有景,更需要文化的支撐。
近年來,在鄉政府和村委會的重視下,高畈村拾起了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改進,以便在節日里吸引外來游客。記者看到,春節將至,人們興高采烈,用不同方式表達著心中的喜悅。盤鼓聲、腰鼓聲,聲聲入耳。由幾十人組成的民間文藝團體盡情揮灑著胸中豪情。隊中20多位老年人和小孩穿著嶄新的隊服,提著五顏六色的花籃,敲起開心的腰鼓。
領隊程忠和激動地告訴記者:“現在生活好了,心情自然也好了,我們這些老年人開心地活動,既重溫年輕時的激情,又傳承了民俗文化。”( 何正權 劉萬超/文圖)(原標題:花挑舞舞出大別山新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