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核雕花的選材及加工
2012/6/29 16:16:41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桃核雕刻工藝發展之初,主要是“桃核扣”。這種“桃核扣”,是先有“扣”,后有雕刻工藝。民間藝人們找來桃核,將其加工成扣子的形狀,鉆孔,縫綴、固定在衣服上。
桃核雕刻工藝品做出來都非常精美,價格也很低,確實可以稱得上是物美價廉。但是不要以為這只是一項賺不了大錢的小手藝,藝人們就會降低對自己的要求的標準。恰恰相反,桃核雕刻本來就是一種對人要求非常高的工藝,同時藝人們又不愿意放低標準,所以整個制作過程,是非常繁瑣而復雜的——這也許才是上蔡桃核雕刻數百年長盛不衰的個中奧秘吧。
雕花桃核扣的原料,是一種野生桃的桃核,大多生長在伏牛山和太行山等山區。正月開花,頭伏成熟,果肉苦澀,當地人沒有人愿意吃,這里的群眾叫它為“扣桃”。正是這種野生桃的桃核,質地卻特別好,厚實,耐磨,非常適合上蔡人用于雕刻各種圖案。柴莊、大蘇莊、牌坊劉村過去都利用房前屋后及村邊閑地曾有大片種植,所產桃核基本可滿足本地加工用。需量大不夠用時,再到伏牛山及太行山區去收購。
加工桃核扣的工具有鉆、銼刀、鑷子及挫口板。從原材料到成品,要經過浸泡、清洗、上色、上光、晾曬、打眼、磨光、加工等2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凝聚著藝人們無數的心血。
制作時,先將桃核鉆眼,再用鑷子鉗著眼,放于挫口板上,而后用銼刀按照要求大小和形狀加工成形。經過加工的桃核扣,形狀如桃,上圓下尖,尖部有一小孔,用于縫綴扣繩以固定衣服上。扣子加工成形后,再在扣面上雕刻圖案花紋。花紋多種多樣,圖案千姿百態,有古錢、蜂窩、猴頭、盤絲、壽星老等,有的還刻有詩歌或謎語。(原標題:桃核雕花的選材及加工)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