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經濟區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毋昆 馬雪溦)3月7日上午,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河南省文化廳、周口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第四屆中原古韻——中國(淮陽)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新聞通氣會在鄭州召開。
會議對此屆展演活動的內容進行了通報,本次展演活動從3月13日開始,到3月30日結束。節目主要以中部10省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表演類項目為主,主要表演形式有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曲藝等。展演分6場,共有近30個省級以上項目、20余個周口市本地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參加展示活動。
具體時間安排為,3月13日(農歷二月初二 星期三)——開幕式暨中部省份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3月17日(農歷二月初六 星期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道情展演專場;3月20日(農歷二月初九 星期三)——周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3月23日(農歷二月十二 星期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越調展演專場;3月27日(農歷二月十六 星期三)——淮陽縣及部分省份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3月30日(農歷二月十九 星期六)——閉幕式暨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
中國(淮陽)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的舉辦,為弘揚傳統文化拓寬了路子,搭建了一個優勢平臺,對增強廣大民眾保護盒傳承文化遺產的意識,進一步增強文化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有著積極影響。與往屆相比,此屆展演活動規模進一步擴大,來自河南、山東、安徽、河北、陜西、湖南、湖北、江蘇、江西、陜西等中部10個省份不同類型的國家級非遺項目紛紛參演,為中原經濟區文化建設和華夏歷史文明傳承新區建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