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以德報德”才是中華美德

2013/6/17 15:22:36 點擊數: 【字體:

 
    新華網合肥10月5日電(記者葛如江、楊玉華)重陽節又至,“合肥好人”劉士圣和老太李家珍家人“以德報德”的故事再引人們對尊老敬老社會美德的熱議。尊老敬老需要人人從我做起的良知,更離不開老人及其親屬的率先垂范。
  
    今年9月,合肥市磨店鄉農婦劉士圣騎車趕集路遇本村老太李家珍,好心的農婦主動提出帶她一程,不料途中發生車禍,李家珍從車上摔了下來,同樣受傷的劉士圣趕緊讓路人撥打120把李家珍送往醫院,經搶救無效死亡。劉士圣一家愧疚不已,四次主動提出賠償醫療費用等。李家珍的兒媳李孝香則堅稱劉士圣是出于好意幫助老人,寧愿賣稻谷籌措給孩子上學的費用,一家人也不肯接受劉家的賠償,并說“不能讓好人做了好事,卻得不到好報”。
  
    李家珍兒媳樸實的“以德報德”想法令人動容。敬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當這一傳統公德一度遭遇信任危機的挑戰時,“合肥好人”劉士圣與李家珍家人的做法,為人們樹立了一個楷模。
  
    前一時期,一些與尊老助老相違的事件在社會上產生了不良影響。“老人跌倒了該不該扶”這個本是道德規范內的必答題,卻成了許多人在實踐中的兩難選擇。國家有關部門甚至還為此專門出臺了跌倒干預指南。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助老是社會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然而,尊老助老不僅需要每個人的公德意識的提高和實踐,更離不開被尊敬長者及其親屬的垂范。只有當尊老助老行為得到社會認可,被救助老人及其親屬感恩,這樣的愛心才能不斷傳遞,社會風氣也會因此變得更加純良。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傳統的“敬老節”提醒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尊老美德需要每個人的道德良知去守護。面對需要幫助的老人,伸出援手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而老人及其親屬,如果能多一些感恩之心,善意之 舉,回應人們的尊敬扶助之心,那么這種良性互動,必將推動整個社會的孝親敬老之風不斷發揚光大。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新華網 2011-10-06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