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重陽節起源于上蔡

2013/6/17 15:34:14 點擊數: 【字體:


    重陽成為節日,當始于東漢時期。據南朝《續齊諧記》云:“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做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
于是,桓景按照費長房的囑咐,屆時讓全家人都登上了山岡。傍晚回家,果見雞犬牛羊皆死。后來,人們為了避禍,每到九月九日,就離開家,登到高處,逐漸形成了登高望遠的習俗,并形成了節日。

    那么,為什么說重陽節起源于上蔡呢?專家考證原因有三:

    其一,《水經注·汝水》曰:“汝水又東南過汝南上蔡縣西。”又曰:“汝南郡,楚之別也,漢高祖四年置,王莽改郡曰汝汾。縣故蔡國,周武王克殷,封其弟于蔡。”《世本》曰:“上蔡也。”說明當時的汝南郡治所在是上蔡。

    其二,桓姓,兩漢時期為上蔡豪門望族,乃蔡桓侯后裔。《鹽鐵論》的《大論》篇有:“孔子適蔡,桓害之。”“蔡”,即今上蔡縣。孔子周游列國,七十二賢多伴行。三千學子部分亦隨從,有數百人,并有武裝保衛。桓能夠組織對孔子的圍困,可見其地位之高、實力之大及桓姓家族之強。《上蔡縣志》(1995年本)記載,在上蔡的264個姓氏中仍有桓姓。

    其三,桓景所登的山,即現在上蔡城西的蘆崗。東漢時期,這一帶沃野千里,地勢平坦,河渠縱橫,唯獨上蔡縣城西一崗突起,縱貫縣境。該崗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7公里,最高處99米,上土下石,今名蘆崗,古代名岡山,與“山”的涵義吻合。

    因而,重陽節起源于上蔡的說法確鑿無疑。桓景九月九日登高之后,此風逐漸四散開來,之后遠播全國。兩晉南北朝時,九月九日人們登高食素,時為“素節”,風行全國,至唐詔令為節。晉朝周處的《風土記》謂:“以重陽相會,登山飲菊花酒,謂之登高會,又云茱萸會。”而唐代吟誦重陽節的詩篇更是不勝枚舉,而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中“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更是流傳至今的佳句。茱萸本是香味濃烈的植物,桓景把茱萸裝進絳袋佩戴,原是為了祛邪避災,而到了唐代,已演變成頭上的飾品。

    每年的九月九日,在桓景登高處的蔡侯望河樓,四面八方的游人接踵而至,佩戴茱萸絳囊,登高遠眺。

    重陽節起源于上蔡,已為國內諸多專家學者認可。2003年,國家郵政總局在上蔡舉行了“重陽節特種郵票首發式”。至今,上蔡已成功舉辦九屆大型重陽節系列活動。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